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滞后。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仍然存在,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比较低,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6.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仍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等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尚未建立;收入分配仍不公平,局部领域存在差距拉大现象;社会组织发展仍然不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

  二、“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和挑战。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构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逐步朝着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个人收入和福利得到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为进一步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挑战:一是区域发展的压力进一步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实施,将推进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江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比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更为突出,率先突破体制性障碍更为紧迫。二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十二五”期间,体制改革的重点将是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的经济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的社会体制改革和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任务重、范围广、要求高、难度大。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改革的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幸福侨乡”的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以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及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的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障碍,为实现我市“十二五”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二)总体目标。

  通过系统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行政体制、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济体制和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社会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到2015年,建成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改革重点。

  1.以完善所有制结构为重点,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体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微观经济活力。

  2.以产业结构转型发展为重点,促进江门现代产业体系建立。

  3.以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建设为重点,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规范的现代市场体系。

  4.以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为重点,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

  5.以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改善、行政效能提高为重点,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6.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和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推进以社会事业改革为核心的社会转型。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