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二五”工作思路和2011年工作计划的通知

  五是场圃发展条件显著改善。确定了“生态优先,场园一体”的发展思路,通过加强资本运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经营机制,使局属场圃的生产经营条件明显改善,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年共完成163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各林场认真履行重点公益林管护责任,积极示范推广森林经营理念,为全市生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
  同时,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期待相比,全市园林绿化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城区绿地总量不足,服务半径不到位,特别是规划建绿和拆迁建绿的成本高、难度大。二是山区森林质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碳汇能力不够强;平原林网还不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不够。三是森林防火和林木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形势严峻,林木绿地资源管理的任务日益艰巨。四是政策法规不够健全,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和服务能力亟需进一步加强。

“十二五”时期总体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时期,也是园林绿化事业实现新跨越的重要转型期。
  “十二五”时期首都园林绿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大力实施“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行动计划,坚持“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的方针,把握“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全国一流、首都特色”的取向,树立“营绿增汇、扩绿添彩、亲绿惠民、固绿强基”的理念,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生态功能为核心,推动城乡绿化向景观美化、生态保障向宜居环境、区域突破向整体跨越、外延发展向集约经营升级,加快建设高标准生态、高水平安全、高效益产业、高品位文化和高效率服务体系,为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的规划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7万公顷,森林面积增加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0%,林木绿化率达到57%;城市绿地增加4500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体系,实现城市绿量明显增加,碳汇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价值明显提高,宜居环境明显提升,逐步形成与世界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重点是启动实施“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行动计划。
  一、实施生态园林行动,让绿色覆盖城乡
  一是增加城市绿荫,优化宜居环境。通过对代征绿地进行拆迁建绿,重点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和城乡结合部开展大规模“增绿添彩”;加快推进城市立体绿化,以及老旧小区、居住区和停车场绿化;大力推进十大滨水绿线和十条楔形绿色通风走廊建设。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