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
健全完善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对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卫生应急机动队实行动态和优化管理,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落实《淄博市2007-2010年卫生应急培训方案》,各区县至少组织1次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协调管理和现场处置的实战能力。
五、加强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物资储备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应急能力的重要保障。各区县一定要结合实际,本着统一规划、分级储备、节约高效的原则,按照市卫生局制定的应急储备目录和储备标准,加大物资储备的投入,满足应对日常卫生应急工作需要的物资储备,确保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中所需物资的供应。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切实加强实验室装备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检测网络,重点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检验检测能力。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队伍装备标准,改善队伍装备条件,努力提高队伍的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能力。
六、提高预防预测预警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报告工作制度,完善市、区县、乡镇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网络系统,加强信息管理,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机制,做好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提高预防、预测、预警能力。
七、增强社会公众卫生应急意识
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开展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工作,积极推进卫生应急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的“五进”活动,普及卫生应急知识,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
八、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并完善卫生系统内部、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理顺工作关系,互通信息,加强合作,共同协调有效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全面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