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绕服务财政工作大局,切实抓好专项业务培训。坚持教育培训工作“为财政科学发展服务、为财政干部健康成长服务”的方针,密切关注财政改革动向,主动把财政核心业务纳入教育培训中,突出针对性和时效性,及时将改革急需、工作急需的政策知识培训到广大财政干部,切实提高财政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确保各项财政改革顺利进行,努力实现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财政中心工作协调统一。
(四)围绕树立财政部门良好形象,切实抓好职业道德培训。坚持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以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地在财政干部中开展职业道德培训,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和基层一线、窗口单位等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财政干部的培训,引导广大财政干部自觉践行财政干部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树立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五)围绕推进财政支农政策落实,切实抓好农村财会人员培训。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加强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农村财会人员实际需求,以宣传财政支农政策和解决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中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广泛开展财政支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财政财务基础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推动各项财政支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村级财会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五、深入推进“十二五”时期全省财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
(一)进一步更新培训理念,增强创新力。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眼光认识教育培训工作,用创新的思维谋划教育培训工作,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把教育培训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从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财政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跳出财政看财政,跳出培训办培训,努力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多渠道、立体化的教育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着力创新培训内容,增强实效性。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紧密结合财政干部岗位职责要求,广泛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培训需求,突出干部岗位特点,在坚持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财政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将培训内容拓展到领导能力、创新思维、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不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