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重点、产业集聚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力量在优势领域实施重点突破。围绕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基础优势,搞好资源整合,以骨干企业为核心,推进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同时发展需求要从国家、全省的大局出发考虑,合理安排,以求新材料发展成效的最大化。
高起点、规模化原则:要瞄准国内外新材料发展的最新技术成果,鼓励企业研发国际新材料领域的先进成果和产品,对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引导和促进规模化经营,努力实现企业和生产设备的大容量化、大规模化,推动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二、主要目标
根据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十一五”时期新材料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概括为实施“12345”工程即:
1、实现一个目标。进一步发挥基础优势,搞好资源整合,推进产业集聚,保持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新材料产业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全市新材料产业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
2、建设两个园区。即齐鲁化学工业区和东岳国际氟硅材料产业园。齐鲁化学工业区依托齐鲁石化公司的原料优势,以石油化工、氯碱化工、煤化工的“三化”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主线,发展配套和深加工产品,形成上下游产品一体化的产业链,努力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在国内化工园区中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东岳国际氟硅材料产业园依托山东东岳集团,搞好配套产品,将含氟高性能材料培育成山东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建成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能源材料基地。
3、转化300项成果。通过办好新材料论坛系列活动,建设好北京、上海、天津三大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和重点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继续开展与国内外在新材料技术领域具有雄厚实力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企业的技术合作和联合,吸纳和引进300项新材料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来我市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新材料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点,提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
4、培育4个产业群。以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为契机,认真抓好先进陶瓷材料产业群、精细化工产业群、新型高分子材料产业群、电子材料产业群等新材料领域的4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建设。
5、培育50个骨干企业。坚持扶优扶强,壮大单体规模,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加强服务等方式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争取到“十一五”末,年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新材料基地骨干企业达到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