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改革实现新突破。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着力提高省属企业与央企、民企和外企的战略合作水平,积极探索省属企业之间市场化资源重组整合,加快推进整体资产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争取5家左右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重组或再融资,新增5家左右上市公司,国有净资产证券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
2、产业层次得到新提升。坚持以优化促升级,积极推动省属国有资本向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集中,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生态化发展的方向集聚。实现基础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发展,资源性、战略性和高新技术性资产所占比重明显提升。
3、发展方式形成新模式。积极推动省属企业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和飞跃。建立完善自主创新平台,户均拥有1家以上技术(产业)研发中心或博士后流动站;制造业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3.5%以上,服务业新业态投入占服务业新增投资的比重达到50%以上。塑造一批国际级、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4、集团管控确立新导向。坚持战略管控为主导,财务和营运管控相结合,切实加强母公司管控服务能力和子公司执行能力建设。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扁平化”管理,母公司战略管控能力、资源配置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管理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二级子企业真正成为产业发展实施平台,三级子企业真正成为生产经营的成本中心,企业集团整体达到“管控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数字化”的良性管控状态。
5、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着力培育发展一批资产和销售规模大,技术水平、品牌价值和经营模式领先,现代企业制度完备,具有较强产业竞争优势、资本运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大型企业集团。争取有1家省属企业率先进入世界500强,有9家企业进入中国500强;新增1-2家经营规模超千亿元企业,新增4-5家资产或经营规模超500亿元企业。
6、监管服务开创新局面。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依法高效履行出资人职责,以构建加快推进省属企业转型升级的出资人监管服务体系为导向,建立完善以国资法为依据、制度管理为主要形式、工作流程为抓手、信息化监管为技术支撑、国有产权代表报告等“四项”报告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国资监管工作体系。加强企业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推进企业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为省属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主要任务
根据“十二五”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牢牢把握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这个重点,着力实施“转型强体、创新强企”发展战略,引导省属企业发展从机会导向向战略导向、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努力推动省属企业走上控制力增强和竞争力提升良性互动的发展道路。
1、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升制度竞争力。适应竞争形势,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打造结构合理、治理规范的混合所有制大公司。鼓励和推进企业上市,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大资本市场的运作力度,推进企业整体资产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提高资产证券化水平,逐步使现代公众公司成为省属企业的主流制度模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与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中央企业、跨国公司和民营企业的资本合作,提高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水平。开展兼并重组,收购外部优质资源,不断做强做大主营业务,促进企业集聚发展。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明晰集团发展的产业主次、产权结构和组织层次,加快从缺乏竞争力的领域退出,发展一批资产质地好、赢利能力强、前景广阔的核心实体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董事会决策科学、监事会监督有效、经理层执行有力、党委会政治核心作用强的省属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形成合力。进一步转换体制机制,形成内控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有效、业务流程科学、市场反应灵敏的经营新机制,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提高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2、打造供应链竞争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着眼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新格局形成的发展机遇,以打造供应链竞争优势为导向,推进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向主导产业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主营业务衍生领域拓展做粗价值链,塑造供应链竞争新优势,提高与其他企业有效战略合作的话语权,增强主导产业的发展后劲。加快提高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创新盈利模式,强化集成服务能力,通过信息化带动业务流程再造,创造并占据行业标准制定权,提升供应链竞争优势。根据社会需求和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带来的调整方向,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增长点。加快形成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支撑作用的资源性、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新结构。
3、确立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核心。以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为导向,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新业态、新装备投入占新增投入的比重,提升企业在产业分工中的位次和竞争水平。加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专业化的产业经济、技术进步和业态创新研究平台。加快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创新途径,积极引入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新机制,积极营造保护创新成果、宽容创新失败的新环境。联合组织开展重大创新攻关,组建较大规模的产业研发基金,争取在高端产品、高端业态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产生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有力支撑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省属企业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跨越。
4、构建集团战略管控体系,提升管理竞争力。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建设是企业转型强体的根本途径和创新强企的体制机制基础。以构建集团战略管控体系为导向,加强集团管控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和改善集团战略、投融资、财务、人力资源、信息、风险、研发和品牌管理等方面的管控,着力解决管理链条过长过宽、企业内部人控制、风险防范能力薄弱等管控问题。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为核心,全方位再造企业运营管理体系,实现基于客户价值导向的运营目标体系、基于信息资源导向的运营支撑体系、基于核心能力导向的运营平台体系、基于服务流程导向的运营控制体系。创造性地把管理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手段引入集团管控,构筑起切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独特管控模式,实现企业员工对企业发展愿景和管理文化的认同和忠诚,实现市场客户对企业产品和服务内在价值的肯定和推崇,实现企业管控对企业产品和服务内在价值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