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型显示。激光背光源模组、便携式投影系统、20-30英寸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驱动与控制、3D显示与格式转换、激光家庭影院及商用激光投影设备等技术。
(3)激光应用与超高光谱。激光元器件制备、激光三维成像、高分辨率光谱成像及探测等技术。
(4)电力传输器件及装备。磁耦合谐振无线输电、无线输电可靠性及智能控制等技术。
(五)新能源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光伏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新型太阳能电池生产成套装备、多(单)晶硅电池片制备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多(单)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太阳电池技术研发、光伏产业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培训为一体的光伏产业链;针对微藻能源产业化需要,通过开发产油微藻育种、规模化养殖、生物炼制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微藻能源的产业链;针对废旧轮胎燃料化利用需要,通过开发废旧橡胶轮胎裂解燃料化利用技术,形成围绕废旧轮胎裂解回收及装备制造的产业链;针对国家级海洋能综合示范基地建设需要,通过开发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供电技术,形成围绕波浪能与潮流能发电装置、低成本海洋能源变电设备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光伏产业产值100亿元、微藻能源产业产值10亿元、废旧橡胶轮胎裂解燃料化利用产业产值4亿元,初步建成国家级海洋能综合示范基地。
2、技术组点。
(1)光伏技术。硅晶材料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应用及成套装备研发生产,铜铟镓硒粉末炼制合金、大面积高真空镀膜、纳米级超微线宽激光划线等技术。
(2)微藻能源。富油微藻生物改造及高通量筛选、规模化微藻固碳、微藻生物柴油与航空生物燃料催化转化等技术。
(3)废旧橡胶轮胎裂解燃料化及装备。废旧轮胎无剥离微负压热裂解装备、可燃气高效回收、热解炭黑利用、汽-油分离、油相精制等技术。
(4)海洋波浪能、潮流能利用。多能互补智能化独立能源系统、波浪能与潮流能发电装置、低成本海洋能源变电设备等技术。
(六)海洋先进材料与装备制造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海岸工程建设和船舶行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特种海洋防腐涂料、腐蚀与防护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海洋防腐材料与装备的产业链;针对解决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需要,通过开发海水淡化先进膜材料制备技术、膜法海水淡化集成技术,形成围绕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材料与装备的产业链;针对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多功能传感器、水下移动观测平台、海洋立体监测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海洋仪器仪表、高精度高性能水下作业成套装备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海洋防腐产业产值20亿元、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产值40亿元、海洋监测仪器装备产业产值5亿元。
2、技术组点。
(1)海洋特种防腐材料、装备及监测控制。特种防腐涂料、包覆防腐蚀防护和修复、阴极保护装备、海洋钢铁设施腐蚀监测控制等技术。
(2)海水淡化膜材料及装备。先进膜材料及制备、反渗透海水淡化关键装备加工制造等技术。
(3)海洋监测仪器与水下智能装备。主动式激光成像海洋目标监测与识别系统、水下大地定位及潜航体控制、水下焊接材料及装备、水下探测潜标系统等技术。
(七)生物医药与制品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海洋生物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海洋特征寡糖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海洋寡糖单体、寡糖中间体和寡糖终端功能产品开发生产的产业链;针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及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及疫苗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动物疫病防治用生物制品的设计、生产到规范安全用药的产业链;针对工业酶制剂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开发酶制剂菌种选育及规模化制备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医药、化工等工业用生物酶制剂研发、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海洋特征寡糖产业产值20亿元、动物用生物制品产业产值30亿元、工业酶制剂产业产值10亿元。
2、技术组点。
(1)海洋特征寡糖。海洋寡糖产品规模化制备、寡糖类药物研发、寡糖库构建及检测服务、壳聚糖功能材料制备等技术。
(2)动物用生物制品。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及疫苗设计与制备、动物用活性肽及微生态制剂生产、抗菌抗病毒生物兽药研发、临床兽医药学、兽药安全评价等技术。
(3)生物酶制剂。碱性果胶酶、纤维素酶、碱性蛋白酶等生物酶制剂高产菌株选育、性能改造、低成本规模化发酵、分离与纯化、应用工程模拟等技术。
(八)高端通用芯片及重点行业应用基础软件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高清数字电视广播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数字电视核心软件和芯片设计生产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数字电视解码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的设计、生产到应用的产业链;针对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需要,通过开发面向行业应用的基础软件,形成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所需要的行业应用软件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高端通用芯片产业产值60亿元、行业基础应用软件产业产值10亿元。
2、技术组点。
(1)高端通用芯片。低功耗数字电视SoC芯片、千万门级大规模SoC芯片架构设计、视频格式转换关键算法、多格式音视频解码和支持三网融合、多标准、多协议数字电视中间件等技术;
(2)行业基础软件。高速列车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现代港口物流应用软件、轮胎行业应用基础软件。
(九)城市智能网络技术与应用服务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城市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要,通过开发三网融合中间件、RFID中间件、数据库构建及信息处理、数字家庭控制平台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三网融合、物联网、数字化公共服务、网络化营销的城市信息智能化网络及应用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建成数字家庭、公共服务、网络化营销等各类智能信息服务平台,新增智能网络技术与应用服务产业产值30亿元。
2、技术组点。
(1)三网融合。三网融合中间件、数字家庭和数字社区服务平台、普适计算、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等技术。
(2)物联网。RFID天线及读写设备、RFID中间件、传感器自组网互联、RFID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
(3)数字化公共服务。计算中心(IDC)数据存储与智能处理、专业化公共服务智能信息平台、数字内容服务、多式联运网络化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等技术。
(4)网络化营销。面向中小企业的协同设计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社区营销网络技术支撑平台、网络化营销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
(十)交通智能化控制与装备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现代交通控制与装备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需要,通过开发基于现代通信、智能感知、海量信息处理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形成围绕城市轨道交通和道路信号智能控制系统与装备的产业链。到“十二五”末,新增交通智能化控制与装备产业产值40亿元。
2、技术组点。
(1)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控制系统与装备。交通动态信息智能感知、轨道交通大型分布式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城市轨道站点智能监控系统等技术。
(2)城市道路智能化控制系统与装备。路口智能设备一体化计算平台、大范围网络交通流平衡控制、多源异构交通信息一体化数据融合、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技术。
(十一)生态环境与城市安全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海洋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需要,通过开发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数字海洋等关键技术,形成胶州湾与青岛近海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针对化工企业生产安全需要,通过开发危险化学品风险识别、致灾机理分析与事故模拟、安全预警监控等关键技术,形成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及相关产业;针对现代化医疗服务发展需要,通过开发早期筛查诊断、早期干预治疗等关键技术,形成从健康查体评估、重点疾病早期筛查诊断、临床治疗干预到治疗效果评估的保健治疗技术体系。到“十二五”末,胶州湾和青岛近海生态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区域海洋生态灾害信息预报预警系统基本建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基本建立,相关技术及产品实现产业化;痛风病等地方性多发病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干预及临床治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技术组点。
(1)海洋环境智能监测与数字海洋。海洋环境监测传感器与激光成像、多传感器实时数据分析处理、关键海洋要素信息并行计算与可视化处理等技术。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测体系及相关技术产品开发。安全生产动态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数据分析技术及评估体系、应急处置技术及产品开发。
(3)青岛市重点疾病防治。痛风病等地方性常见病实验室建设,病理分析、预防及治疗技术研究。
(十二)现代种业培育与产业化专项
1、产业发展空间。针对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需要,通过开发优良种质的选育、繁育、高效种养殖等关键技术,形成围绕新品种培育、标准化种养殖、示范推广及技术服务的现代种业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在农作物、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培植一批优良种质品种,形成有青岛特色的优良品种产业基地。
2、技术组点。
(1)农作物及畜禽优良种质培育。高产优质抗旱小麦、高产高油酸抗逆花生、高产高抗逆玉米,胶州羊角椒、马家沟芹菜、胶南蓝莓,里岔黑猪、崂山奶山羊、琅琊鸡、五龙鹅和康大肉兔等新品种繁育及标准化种养殖等技术。
(2)水产养殖优良种质培育。海水鲆鲽鱼类优良品种、对虾优良品种、栉孔扇贝优良品种等繁育及规模化健康养殖等技术。
七、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