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制定党校、行政学院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坚持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紧紧围绕培养、引进和使用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高层次优秀人才引进机制,力争每年引进3至5名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加大现有教研人员培养力度,积极培养中青年教研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采取进修培训、做访问学者、社会调研和挂职锻炼等有效措施,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支持和鼓励教研人员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和学识水平。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分类管理和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建立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以公开、平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竞争机制,以鼓励劳动和创新为目的的激励机制,实行向高层次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津贴分配和奖励制度。加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完善评审程序,注重学术质量,实行社会同行专家评鉴制度,加大破格晋升力度。
(四) 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为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加大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扎实做好以文体活动中心为重点的新校区二期工程立项和建设工作。实施校园建设规划,推进配套设施建设。2011年,开通供电专线和公交线路。2012年,高质量完成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十二五”期内,争取实现3号学员楼、图书信息中心、全区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立项和开工建设。整合校园网络功能,提高教学科研的信息化水平。科学论证校园智能化管理方案,争取专项资金投入,开发建设校园“一卡通”智能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中央党校远程教学网、全球远程发展学习内蒙古网络中心和校园网的作用,为农村牧区党员干部学习网提供高质量的培训资源。以技术先进、实用性强为目标,对网站进行改版扩容,增强网站功能。优化教学管理工作流程,开发教学管理软件,推进教学教务管理系统建设。加强教职工信息技术知识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布局和要求,建立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平台和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建设校刊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和研究生毕业论文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水平。按照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保障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深化后勤服务改革,理顺内部管理,健全和严格执行财务、资产、政府采购、基建项目和纪检监督等各项工作制度,提高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水平。
(五)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机关党的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