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教学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为中心,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加强对自治区“十二五”时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科研咨询成果,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和区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重要基地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思想库的作用。“十二五”期间,争取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左右,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5项左右,在国家二类学术报刊发表论文10篇左右,在国家三类学术报刊发表论文25篇左右。每年出版学术专著1至2部,每年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或对策建议5篇左右。会同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至2次,每两年组织1次全区性学术研讨活动(包括理论研讨和科研成果表彰)。
(四) 学科建设不断加强
以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为中心任务,按照巩固理论学科、突出重点学科、打造特色和优势学科、发展应用学科的原则,着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地区特色的党校、行政学院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学科方向。党校着重建设哲学、经济学、党史党建、政治学、法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社会和文化学等学科。行政学院重点建设公共管理、行政法学、领导学等学科。不断巩固和发展党史党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科在自治区和全国党校系统的优势特色地位,大力发展适应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培训需要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
(五) 人才强校战略深入实施
坚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核心,以师资人才队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的党校、行政学院人才队伍。到“十二五”期末,专职教研人员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50%左右,博士研究生达到20%左右,各主要学科有2至3名学科带头人、有3至4名学术骨干,全校有20名左右在区内外有影响的知名教授和学者。健全兼职教师管理制度,调整充实客座教授队伍,聘请80名左右客座教授,提升党校、行政学院课堂的社会影响力。加强行政后勤队伍建设,改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力度,注重干部内外交流。
(六)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着眼于党校、行政学院事业的长远发展,以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为目标,实施校园建设规划。重点实施文体活动中心建设,积极争取3号学员楼、图书信息中心、全区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等三项工程的审批立项。到“十二五”期末,具备同时培训1200名党员干部的软硬件条件。整合、提升现有网络资源功能,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服务平台,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水平。进一步争取财政资金,加大对党校、行政学院事业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办学保障能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