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扶持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等产业园区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和企业孵化器等,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发展面向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支撑服务。到2015年,力争累计组建各类创新服务平台10个。对本意见施行后通过国家级、省级认定的科技服务平台,按市政府的规定由市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支持100万元和50万元(市政府已给予专项扶持的,不再重复支持)。
3. 加快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制定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包括租售办公用地、科技项目扶持、政府采购等引进企业的优惠政策。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支持软件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人才培训、软件产业重大项目研发等。完善现有软件园的管理制度,推进仲恺高新区公共信息服务园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和大亚湾科技创新园的建设,适时规划建设大型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园。
4.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实施优质稻产业化工程,以现代特色农业为载体,加强良种繁育、动植物防疫、农产品加工保鲜等关键领域的科技攻关,依托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星火产业带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示范。加强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体系、从种养到消费的食品安全溯源和预警体系,实现食品安全保障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保障转变。
(五)加强区域科技合作。
1. 创新粤港澳科技合作与国际合作机制。推动三地科技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以及产品、商品检验认证等互认。鼓励外资在惠建立研究开发基地,开展联合攻关和实行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的政府联合资助,积极参与广东省中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国际合作计划。建立知识产权预警、监管系统及执法协作、涉外应对和维权援助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力度推进粤港惠共建仲恺高新区工作。
2. 加快深莞惠创新体系对接。到2015年,建立完善的有利于人才交流的户籍、教育、出入境、医疗、社保等服务制度;共建2个以上共性技术研发设计平台、2个以上创业孵化基地,2个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实现异地企业研发平台同城待遇,实现企业间专利相互授权使用,建立共同应对知识产权壁垒预警机制;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扩大科技融资的业务渠道,共建共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实现科技数据库共享,科技管理业务对接,科技检测平台共享、结果互认。到2020年,基本建立完善的区域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打造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圈,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