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毗邻区域快速发展拓宽了宁夏物流市场成长空间。“十二五”时期,西北宁蒙陕甘地区将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发建设的重点。国家正在编制的《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蒙陕甘宁“金三角”能源综合开发指导意见》等国家级区域性规划将陆续出台,呼包鄂榆、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等经济区发展正式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这些将进一步加快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产业分工与协作等方面进程,不断提高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宁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跨区域物流产业协作和分工,弥补区内物流市场容量有限等不足,不断拓展物流服务领域和对外辐射范围,创造了更加了有利的环境。
(四)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将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十二五”时期自治区将充分利用银川作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性会址的有利平台,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努力把宁夏打造成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基地、连接国内与中东地区的物流中转地,积极构筑西北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全面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这将为全区物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必将推进宁夏物流参与全球供应链协作的进程,不断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加快完善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等国际物流服务功能,推动物流业发展国际化进程。
(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加快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沿黄经济区是宁夏“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大战略。我区将围绕打造黄河金岸,加快沿黄城镇化进程,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实施“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培育“十大专业市场”,构筑能源、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及高新技术等“五优一新”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不仅为物流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也要求物流业充分发挥支撑功能,强化与工业、商贸和农业产业化融合联动发展,逐步提高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运作一体化程度,降低供应链系统成本,提升产品整体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适应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扩大居民消费,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高效发展、安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打造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物流社会化发展为方向,以物流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为途径,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不断扩大物流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物流产业发展层次和配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物流发展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大力推进物流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为自治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现代物流服务支撑。
(二)发展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产业引导和市场监督的作用,系统利用政策杠杆和调控机制,通过规范市场、搭建平台、加大扶持,努力营造统一、和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形成政府、市场和企业间的良性耦合。
--坚持硬基础和软环境建设相协调。必须坚持硬实力与软环境的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在注重物流通道、物流园区、转运设施、信息网络等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加大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业政策、人才培养、市场监管等软环境系统规划、建设的投入,形成软、硬相互协同、相得益彰的物流发展格局。
--坚持物流体系与产业格局相适应。增强物流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充分发挥物流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加快物流业与自治区优势和重点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支撑有力、运转高效、运作专业的重点产业物流配套服务体系。
--坚持盘活存量与优化增量相促进。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求,加快现有物流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集成、改造,通过完善功能、扩张规模、提升性能和权属归并等手段不断盘活现有的存量资源。在注重新增资产和科技要素注入的同时,加大对原有资源的再利用和总体结构优化,实现集约化发展。
--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统一。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向西开放战略实施的难得机遇,实施积极的物流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寻求与国内发达地区、各口岸城市、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欧美国家等的合作机遇,加快自治区对全球物流产业资源的承接和吸纳,在开放中谋发展,在合作中寻突破。
(三)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