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专利涉外预警应对和维权援助机制。制订对外经贸、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协同运作、有效应对的涉外专利处理机制,提高应对涉外纠纷的能力。建立专利重大涉外案件上报制度和专利维权援助机制,加强应对涉外专利纠纷尤其是重大专利案件的指导与援助,加大对中小企业涉外专利维权的服务力度。
(四)促进专利转化实施,努力提高专利产业化水平
-----实施专利产业化示范工程。完善专利技术产业化激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各类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建成一批专利技术创业园和产业化基地,鼓励和扶持优秀园区、基地申报国家级专利产业化基地,支持中小企业申报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促进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实施。
-----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研究制定专利投融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加大对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引导外资、民间资本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资本运营;鼓励企业采取专利权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等多种形式募集发展基金。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利用外资和其它社会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
-----搭建并用好专利展示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各级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的作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点建设省市联动、覆盖全省、面向国内外的专利展示交易平台,推进专利交易信息集成和交易服务集成。加快资源整合,建设网上交易与现场交易相结合的知识产权贸易市场,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向我省转移。
(五)加强条件与手段建设,努力提高专利管理服务能力
-----完善专利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省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职能;支持各市、县(市、区)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确保编制、人员、经费的三落实,并把知识产权管理触角逐步向乡镇、街、办延伸;鼓励支持各级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深化专利试点示范。继续实施山东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不断丰富试点示范工作内容,建立健全经验推广机制,逐步加大对试点示范单位和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申报国家各类专利试点与示范。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具有浓郁地方特点和特色的专利试点、示范工作。
-----强化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好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济南)服务中心,有力发挥其对我省及周边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加大投入,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全省专利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进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领域等特色专利专题数据库建设。加强专利信息管理、检索、分析等人员的培养,提升专利信息的开发运用能力。
-----加强专利服务机构培育与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和人员培训工作力度,积极扶持专利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逐步建立专利服务机构诚信管理和资质评估制度,规范服务行为,实行科学管理,适时开展评先创优活动,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