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打好基础
按照《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金环工程”,实现“数字环保”的要求,加快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为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方面,市站和各县(市)、区站要进一步完善或建立起内部网络体系。到“十一五”末,逐步扩展为以市站为中心,以各县(市)、区站为连接点的外网建设,建立起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互动式的网络体系,让环境监测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
(六)开拓生态环境监测,初步具备生态监测能力
“十一五”期间,要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先期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经验,确定我市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逐步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县级市及上街区站要在2007年、中牟县站要在2008年开展土壤监测工作。“十一五”末,全市要争取在1-2个生态自然保护区内建立地面生态监测站。
(七)加强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为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要规范综合分析技术,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提升综合分析水平。各级环境监测站要增强主动、超前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积极为有效改善重点流域区域的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探索适应环境管理需要的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围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重点工作,建设环境监测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研究,实现区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预测预报;完成数据准确、传输及时、方法科学、代表性强的环境质量预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提高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和预测预报能力。
(八)逐步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国务院《决定》把“以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作为七项重点任务之一,重中之重是饮水安全问题。要抓紧开展对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的调查和研究工作,为确保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饮用水标准提供依据, 2007年全市要开展农村饮用水质调查工作。全面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重点开展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等持久性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分析土壤污染的发展趋势,为综合治理土壤污染提供依据。还要开展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状况调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