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做好“十一五”环境监测工作的意见


  各县(市)、区站饮用水源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开展酸雨降雨量、pH、电导率及全部离子组分监测。市站重点加强地表水有机物监测、土壤监测和农作物监测等实验室分析能力,具备开展土壤农药、有机污染物的监测能力。

  (二)大力推进三级站标准化建设,发挥环境监测系统的整体效能

  在“十五”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市站的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快各县(市)、区站标准化建设。各县(市)、区站要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对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达标计划,认真组织,分步实施,力争“十一五”期间全部达到验收标准,其中巩义、新密、荥阳站2006年底完成,新郑、登封和上街区站2007年底完成,中牟站2008年底完成。我市各级监测站初步达到与其职责相适应的常规环境监测能力、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

  (三)加强自动监测系统管理,形成完备的自动监测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水环境自动监测管理制度,发挥水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的整体效能。全市供水量大于10万吨/日的地表饮用水源地设立水质自动监测站,切实加大城镇居民集中式饮用水源安全的监测力度,在重点流域的市控断面建立水质自动站,并建立评价考核体系,提升水质自动站的运转水平。要不断完善全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通报工作,并逐渐向周报过渡。二是稳定运行大气自动监测网络,积极开展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并根据污染物种类和管理需要逐步扩展自动监测因子。市站在做好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的同时,继续开展一氧化碳、臭氧等空气污染源自动监测项目。市站和各县(市)、区站应根据城镇化发展进程,及时增加城市自动监测点位,以便更准确地掌控本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2007年,各县级市及上街区站所有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全部实现自动监测,并开展空气质量日报;2009年,中牟站完成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并开展空气质量日报。三是做好污染源在线监控仪器的比对和校准工作,保证监测数据准确。

  (四)做好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完善应急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应急监测体系。2006年底,市站的应急监测装备能力应能满足一般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具备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有机物快速监测能力。各县级市及上街区站2007年、中牟县站2008年应配备应急监测设备和防护设备,其应急监测装备能力应能满足一般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2008年,各县级市及上街区站应具备应对突发污染事故的有机物快速监测能力。市辖各监测站都要制定应急监测预案,加强应急监测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与处置能力。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