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山西省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②春季(3~5月)

  预计2011年春季全省降水量在48~10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市南部、忻州市东部以及中部大部分地区偏多1~2成,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1~2成。季内降水,中期偏多,前、后期偏少。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偏高。

  ③夏季(6~8月)

  预计2011年夏季全省降水量在240~324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东部和太原市东北部偏多1~2成,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偏高。

  ④秋季(9~11月)

  预计2011年秋季山西省降水量在75~130mm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和吕梁市西北部降水量偏多1~2成,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偏高。

  初霜冻出现日期:全省大部分地区较常年偏晚。北部大部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中部大部出现在10月上、中旬;南部大部出现在10月中、下旬。

  2、重点防范期

  根据山西省地质环境特点、地质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及以往地质灾害发生情况,全省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3-4月全省土体解冻期,这一期间内全省由南往北气温升高,土体解冻,受土体冻融及土体中的地下水作用的影响,易发生坡体崩塌与滑坡地质灾害,省内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崩塌、滑坡在这一期间所占的比重约为三成;二是主汛期的6、7、8、9月份,这一期间全省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70%以上,地质环境脆弱的地区在降雨条件下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因此,今年3-4月的冰雪消融期及6、7、8、9月的主汛期是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构造地裂缝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而人类采矿活动造成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则全年都有可能发生,但在雨季会有所加重。

  3、主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结合降水量预测和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综合分析以下地区为2011年地质灾害的易发区:

  (1)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区

  崩塌、滑坡、泥石流是我省数量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地质灾害,在全省11个市均有分布。目前,全省共有崩塌(含潜在不稳定斜坡)6235处、滑坡1263处、泥石流676处、三者合计8174处,占全省灾害点总数的72%。根据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其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下面一些地区: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