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山西省201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二、2011年全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及趋势分析

  (一)我省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及易发区划分

  我省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全、分布广、数量多、灾情重、威胁大的特点。根据山西省2009年底地质灾害核查资料,全省数据库录入地质灾害(隐患)点11425处,按类型分:崩塌(含潜在不稳定斜坡)6235处,滑坡1263处,泥石流676处,地裂缝205处,地面塌陷2971处,地面沉降8处。按规模分,巨型54处,大型264处,中型770处,小型10337处。从分布情况来看,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矿地面塌陷在全省11个市均有分布,地裂缝主要分布于大同、晋中、临汾与运城市,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太原市、大同市。全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晋西、晋西北、晋西南黄土丘陵区,运城盆地峨眉岭台地区,大同、平朔、宁武、太原西山、霍西、阳泉、长治、晋城、阳城等煤矿区,中条山铜矿区,塔儿山铁矿区,太行山和顺、左权、黎城等地铁矿区,五台山、恒山山区的五台、繁峙、代县等铁矿开采区。另外,一些不同等级的公路、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构成了一些沿公路、铁路分布的条带状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省内吕梁山、太行山、恒山-五台山、太岳山、中条山等山区及周围的黄土丘陵、台地区、晋北高原黄土丘陵与台地区、八赋岭沁水流域碎屑岩山区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省内由北向南分布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二)2011年全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省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特点、降水趋势预测资料及省内人类工程活动情况,对2011年我省地质灾害易发区及趋势分析如下:

  1、2011年全省降水趋势预测

  (1)全年降水总趋势

  预计2011年全省年降水量正常至偏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分季来看:冬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季内温度阶段起伏较大;春季降水量北部和南部偏少,中部偏多,气温偏高;夏季降水量北部偏多,中、南部偏少,气温偏高,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仍会出现局部洪涝和阶段性旱象;秋季降水量北部偏多,中、南部偏少,气温偏高。

  (2)季节降水变化情况

  ①冬季(1~2月)

  预计2011年冬季全省降水量在4~24毫米之间,北部大部在10毫米以下,中、南部大部在10毫米以上。与常年同期相比,除运城市大部偏多2成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较常年略偏高。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