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安市开展城市卫生整治突击月活动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的通知

  3.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环卫保洁制度,落实保洁责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全面改造旱厕,建设垃圾房,配备垃圾箱(桶),实行垃圾密闭收集运输。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加大村容村貌管理力度,整治乱搭乱建、乱摆摊点、乱堆乱放、乱贴乱画、车辆违章停放等现象。
  三、整治内容
  1.进一步完善各区爱国卫生组织机构,充实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及专项经费,改善办公条件,充分发挥爱国卫生组织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加大行政推动,广泛宣传动员,强化督查指导,整改薄弱环节,不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水平。
  2.进一步加强市、区两级健康教育机构建设,落实人员、经费,进一步完善各行业、学校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学生人手一册健康教育课本,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每月开展一次有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保障学生饮用水和洗手设施的到位。市区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健康素养66条)入户率达100%,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社区每月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定期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车站、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要有健康教育内容,不断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加强大众传媒健康教育,市、区各新闻媒体要增加健康教育栏目的信息量,配合卫生部门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公益性的健康知识宣传。加强控烟工作,积极履行控烟管理职能,督促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设立禁烟标志,医疗卫生单位落实控烟措施,全面建成无烟单位。
  3.继续加大对市容环境卫生的经费投入,加大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的管理力度,确保达标;加强河道及岸坡卫生的管理,使水面清洁,岸坡整洁;进一步提高环境卫生机械化装备水平,加快推进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进程,合理规划市区农贸市场和环卫设施布点。加快数字化城管的建设步伐。
  4.加强水污染防治,对黑臭河流整治进行回头看,确保水质达标。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的管理,规范围挡、控制扬尘。加快饮用水备用水源的建设进度。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5.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组织、制度建设,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立独立的手足口病与呼吸道疾病等感染性疾病诊室,严格控制院内感染,按标准要求加强市疾控中心建设。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