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消费习惯、主要“菜篮子”产品供求变化规律和市场缺口保障难易程度等,确定重点发展品种。要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提高产业化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在稳定发展冬季反季节设施蔬菜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区夏季气候冷凉的优势,大力发展山区露地冷凉蔬菜和川区设施越夏蔬菜,调整和优化区域结构、品种结构和季节结构,巩固扩展全区设施蔬菜产业带、石嘴山市脱水蔬菜产业带、中卫市环香山压砂瓜产业带、固原市露地冷凉菜产业带。加快推进地级城市蔬菜基地由近郊向远郊发展。要整合现有各类资金和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要采取措施鼓励调动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本进入蔬菜生产流通领域。农牧厅、科技厅要加强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和良种培育,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优良种苗供应能力。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应用,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统防统治、菜地质量修复与平衡施肥等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严格控制农药残留,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三、改善蔬菜物流条件
加强农产品冷链贮运体系建设,为蔬菜产业发展创造物流营销条件。发展改革委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产地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城市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推广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及相关配套设备。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农牧厅要进一步实施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双百”市场等工程,加快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升级改造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交通运输厅要进一步完善我区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办法,继续实行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加强对收费站管理,积极采用先进设备查验“绿色通道”车辆,减少查验环节和次数,提供方便快捷的通行条件。
四、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蔬菜生产基地与市场销售对接。积极扶持培育各种形式的蔬菜营销组织、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营销大户。建设一批以六盘山马铃薯、西吉西芹、彭阳辣椒等为代表的宁夏特色优势“菜篮子”产品专卖店、专销区,逐步实现产销直挂。充分利用农产品交易会、园艺博览会、蔬菜产销对接洽谈会等大型展会,积极搭建蔬菜产品促销营销平台。加大对蔬菜运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扶持力度,促其提升经营规模和产品档次。商务厅要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农超对接”,建设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大力推广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模式,促进蔬菜合理有效流通,降低营销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