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发生炭疽疫情的地区,实施高危人群炭疽疫苗应急接种,接种率要达到75%以上。
5.完善疫苗接种异常反应补偿机制,做好异常反应补偿工作。
6.加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力度,完善乡镇级信息化网络设备建设,实现全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个案管理。
7.逐步在全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推行疫苗全程电子监管。
五、完成地方病及包虫病防治任务
1.做好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监测工作。完成10个重点旗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6个旗县饮茶型氟中毒病情监测和8个盟市的38个自然村饮用水水砷含量检测任务。
2.在全区开展碘盐监测,巩固101个达标旗县(市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继续落实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保持在90%以上。
3.完成3个旗县大骨节病病情监测、7个旗县克山病病例搜索,3个旗县克山病病情监测任务, 对50例克山病适宜患者给予治疗;完成国家和自治区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监测点工作。
4.做好地方病统计工作,提高地方病监测、统计报告质量,建立和完善地方病统计数据库。
5.在锡林郭勒盟8个旗市、呼伦贝尔市2个旗市、通辽市2个旗区、乌兰察布市2个旗县、鄂尔多斯市2个旗实施包虫病防治项目,完成人群查病45000人,12岁以下儿童的血清学感染调查32000人,阿苯哒唑乳剂治疗新发现包虫病病人3500人,适应外科手术治疗150人,粪抗原检测20000条犬。按照《
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要求,完成70000条犬登记管理和吡喹酮驱虫。
六、推进慢性非传染性等疾病防治
1.指导和评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初步建成慢性病预防控制综合监测系统;完成全区13个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试点、8个国家和自治区(死因)疾病监测点、1个国家伤害监测点的督导、资料汇总等工作;在社区推广慢病管理工具使用,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 (2009-2013年)》目标,争取在3-5个盟市启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完成中央补助慢性病综合干预控制项目,建档、管理5000例慢性病高危人群;完成中央补助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在4个项目点筛查8000人;完成中央补助肿瘤登记随访项目,在5个登记点登记发病/死亡例数1.09万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