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深入开展达标考核活动。依据市政府关于《常州市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考评办法》(常政规〔2010〕9号)的通知,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达标考评工作,不断提高达标考评覆盖率和隐患整改率。到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100%通过安全基础达标验收,其他企业力争70%通过达标验收。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现场管理。制定适合本地区、本行业的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人员、经费、装备,确保对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的各项制度、规定、措施落实。全面开展企业生产现场达标、岗位达标活动,促进全体员工积极、主动、自主参与安全预防行动。三是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加快制定我市开展企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评估办法,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煤矿要在2011年底前,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要在2012年底前,非煤矿山和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要在2013年底前,冶金、机械等工贸行业(领域)规模以下企业要在2015年前实现达标。
4.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申报登记建档工作,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建立市、辖市(区)两级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系统。落实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的主体责任和各级安监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责任。加大重大危险源预警、防范、控制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投入,提升重大危险源设施的安全监控技术条件,构建市、辖市(区)和重点行业企业三级重大危险源监管网络与重大危险源视频监控巡查及预警体系。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分级挂牌督办、隐患治理销号和举报奖励等制度。全市各级政府每年挂牌督办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力求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
5.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市、辖市(区)和重点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协调机制,建立覆盖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系统。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增强应急救援预案的实用性。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装备水平。依托大型企业,整合应急资源,在市区建设一个以危险化学品为主的安全生产保障基地,在溧阳和武进、新北分别建设一个非煤矿山、两个危险化学品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充实和完善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立区域间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应急救援补偿机制,提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防范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6.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暨重大危险源监控预警信息平台,不断提升信息功能,完善基本信息库,建立运行维护体系,推进乡镇(街道)、企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网络节点,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市安委会与各级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重点行业和企业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全市统一的安全生产信息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