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宁政发〔2011〕36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自治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自治区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落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自治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增长高位运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43亿元,增长13.4%,超出计划3.4个百分点,是“十一五”期间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0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增加值833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11.6%。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080元,比上年增加4303元。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287亿元,增长34.3%,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6亿元,增长37.7%。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宁党发〔2010〕29号)以及7个配套文件,从农业、工业、服务业、统筹城乡、内陆开放、自主创新、生态环保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9.4∶48.9∶41.7调整为2010年的9.7∶50.7∶39.6,产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五优一新”产业继续壮大,新增煤炭产能1000万吨、电力装机439万千瓦、煤化工产能112万吨。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装机达到160万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规模的1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石嘴山新材料、吴忠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灵武羊绒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园区。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6.6%,新产品产值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52.9亿元,增长16.8%。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总产量356.5万吨,增长4.6%,连续7年增产。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枸杞、硒砂瓜、葡萄、红枣、清真牛羊肉等13大优势特色农业提质扩量增效取得实效,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突破80%。新建日光温室6万亩、拱棚15.3万亩,设施农业突破百万亩大关。肉、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7%、4.2%和10%。农业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38家,一批“宁字号”名特优农产品行销全国、走向海外。服务业加快发展。银川市被列为国家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惠农陆路口岸正式封关运营,银川陆路口岸进入试运营,宁夏国际空港物流中心等9大物流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华润万家、北京物美、世纪金花等大型零售企业入驻银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3.6亿元,增长19%;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5%和25.1%;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20.7%和29.1%。国铁货运量、公路货运量、民航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8.5%、9%和28.3%。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8亿元,增长27.6%。节能环保成效显著。突出抓好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火电、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等行业主要能源单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严控能源消费总量,阶段性关停140家高耗能企业。积极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面加强行业污染治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13%,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1.02%和2.56%,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继续实施封山禁牧,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大六盘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新增造林面积143万亩,草原围栏50万亩,小流域治理113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