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具有国内较高水平的注册会计师,是指职业道德良好、专业素质优秀、执业经验丰富、谙熟执业规则,在国内会计审计市场执业,并具有行业较高认可度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和业务骨干。着眼于加快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推动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到2020年,选拔培养50名具有国内较高水平和行业较高认可度、其中部分人员具有国际执业能力的中国注册会计师。
(三)着力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学术带头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是指具备突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完备的知识结构,活跃于会计学术领域的会计理论和教育工作者。着眼于提高会计理论创新能力,促进全省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到2020年,选拔培养50名会计学术带头人。
(四)着力优化会计人才结构。着眼于全省会计人才资源结构优化,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形成不同类别和层级会计人才的合理布局,努力打造一支职业道德水准高、业务娴熟、技能综合、职业判断能力强的会计人才队伍,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加大会计从业人员、初、中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到2020年,会计从业人员总量增加40万人,其中:高级会计师增加1万名,会计师增加10万名,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增加16万名,其他13万名。力争使会计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80%;涉及会计审计实务、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各类别高级会计人才总量增长50%,会计人才素质显著提升,会计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别等结构趋于合理。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高端会计人才培养机制。从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出发,建立健全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以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立足国际前沿,培养和造就一批精于业务、善于理财、强于管理、优于决策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促进会计理论创新、应用创新,充分发挥高端会计人员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强化会计管理等方面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我省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各市财政部门和省直各单位要参照全国、全省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的会计领军人才。
(二)健全会计人员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不同层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着力改革现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增设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含副高级和正高级)层次清晰、相互衔接、体系完整、逐级递进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体系。要继续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制度,强化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纪违规行为,确保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学性、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