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的意见
(市府发〔2011〕15号)
各县、特区、区人民政府,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市行政企事业单位: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的通知》(黔府办发〔2011〕1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就产业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规划为龙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把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区、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和经济开发区。
(二)工作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建成12个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产业园区。到“十二五”末,全市产业园区初步形成规模,努力建成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二、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重点任务
(三)加快园区建设
1.省级产业园区(2个)
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七通一平”(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通讯和土地平整),六盘水市红桥产业新区、盘县红果产业新区力争“十二五”期间申报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十二五”末,区内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3亿元以上。组建正县级管委会。
(1)六盘水市红桥产业新区。将原水城县红山工业集中区和石桥工业集中区合并开发建设,规划用地面积5940公顷。重点发展轻工业及食品加工业、矿山机械及机电产品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业及其他服务业。组建正县级管委会。
(2)盘县红果产业新区。含旧铺园、两河园,规划用地面积1110.19公顷。重点发展煤化工、水泥、墙材、石材、煤炭、矿山机械、印刷、仓储、物流、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组建正县级管委会。
2.市级产业园区(5个)
市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五通一平”(给水、排水、电力、道路、通信、土地平整),“十二五”末,区内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新增税收2亿元以上。可组建副县级管委会。
(1)六盘水市盘县盘北循环(鸡场坪)工业园区。含鸡场坪园和柏果园,面积约4000公顷。重点发展煤化工、钢材、装备制造、电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