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
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
(甘政发[2011]7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充分发挥我省种业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农作物种业,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我省种业竞争实力、保障农业供种安全、推动种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突出基地建设、种子企业培育和行业监管等重点环节,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种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种业投入,加强市场监管,创优发展环境,建设完善河西走廊国家级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和中南部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显著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升我省种业发展水平,实现种子大省向种业强省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1.优化布局原则。选择优势区域建设种子生产基地,分作物确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优势产区,确立育种加代和种植鉴定优势区域,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现代化种子生产基地和南繁科研鉴定基地。
  2.企业主体地位原则。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商业化育种、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
  3.产学研相结合原则。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模式。
  4.扶优扶强原则。加强政策引导,对具有育种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较高、经营规模较大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予以重点支持,优先支持推进种业发展力度大的地区建设优势区域种子生产基地。
  5.统筹兼顾原则。将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与农业重大项目统筹衔接,形成投资合力,发挥整体优势。在作物布局上,兼顾粮食作物与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突出玉米、马铃薯、蔬菜、花卉、杂交油菜种子生产能力建设,增强供种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种子生产基地350万亩,年产值达110亿元以上,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打造10家繁育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品种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高。选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15-20个、马铃薯新品种5-10个,平均增产10%以上。不断提高省内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在全国种子市场份额,使我省玉米自主产权品种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2%提升到5%以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