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城市绿荫行动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实施城市绿荫行动的通知
(鲁建城字【2011】20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有关市行业主管局: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水平,转变园林发展方式,调整绿化配置结构,打造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民生、内涵丰富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经研究,决定自今年开始,用三年的时间在全省组织实施城市绿荫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省委省政府转方式调结构工作要求,按照“以人为本、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原则,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切实转变园林发展方式,调整绿化配置结构,全力实施城市绿荫行动“五大工程”,切实增加城市的绿荫覆盖,努力建设生态园林、民生园林、文化园林,使城市空气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适、环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优美,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二、行动目标
  城市绿荫行动的基本目标和工作重点是:从现在起,全面实施城市绿荫行动“五大工程”,即城市林荫路系统建设、林荫公园建设、林荫庭院小区建设、林荫停车场建设和立体绿化建设,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各设市城市、县城都能建成初具规模的城市林荫路系统,林荫小区和庭院的比例达到40%以上,林荫广场和停车场比例达60%以上,屋顶绿化和立体绿化全面推开,基本建成以林荫公园、林荫休闲广场多点布局,以城市林荫路系统为网状框架,以林荫庭院、小区为全面覆盖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荫体系。
  三、行动内容
  城市绿荫行动要着力解决有绿无荫、有绿少荫的问题。在植物配置上应坚持乔灌花草合理搭配,以植树为主的原则。在项目建设中,要坚持多植树、增绿荫、保生态、重人本。具体内容是:
  (一)加强道路绿化,建设城市林荫路系统。道路是城市的经络,道路绿化是城市的风景线。要突出加强行道树建设,构建林荫走廊。行道树要选择冠大荫浓、生长较快、病虫害较少的大规格乔木,优先选用法桐、国槐、白蜡、柳树、栾树等阔叶树种。鼓励行道树双排或多排种植,道路隔离带和分车带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补植行道树。树穴是树木地上、地下水分运输、养料传递、气体交换的重要窗口,不能片面追求景观效果而减小树穴或用水泥沥青等进行硬化处理。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保留原有行道树。新建城市道路的,必须留出人行步道,提倡设立自行车专用车道,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要通过种植行道树的绿化带进行分割。通过集中、连线的道路绿化建设,尽快形成城市林荫路系统。
  (二)实施公园绿地提升改造,建设林荫公园。公园绿地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及锻炼身体的最重要的场所。要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公园设计规范》规定,科学合理地规划综合性公园。利用城区内山体、水面、河道等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发挥城市绿岛的生态效应。公园建设要突出植物景观,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乔、灌木覆盖面积应占到绿地总面积的70%以上,乔木覆盖率应达40%以上。公园的树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园内的立地条件,结合景观构想、功能要求等来确定。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具有休憩功能的街头绿地,绿地内也应该增加绿荫,同时配置健身、休憩设施。城市广场要根据广场性质,在满足交通组织、人流集散、景观效果等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林荫覆盖率。城市火车站、汽车站、购物中心、宾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公众聚集场所的广场,人流量比较大,应种植大规格乔木,覆盖率达70%以上,让人进得来、坐得下、留得住。城市公园、广场铺装应尽量采用渗透性较好的透水材料。贯彻《城市公园服务规范》、《城市绿地养护服务规范》,切实提高城市公园养护管理水平。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