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加快发展热电联产。优化调整热力布局,加快供热管网建设。有序推进现有燃煤热电厂整合及迁建,积极稳妥地发展天然气热电联产;市区快速内环线以外5公里范围内,不再保留燃煤热电厂;鼓励工业园区建设背压供热机组。推进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全面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所有燃煤、燃油小锅炉,积极鼓励用热单位建造燃气锅炉。凡现有燃煤热电厂管网覆盖范围内,已接管供热的商业酒店要逐步脱离,独立自建燃气或电供热系统,新建的酒店类项目一律不接燃煤供热。太湖新城范围内全部采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热。加快燃煤热力机组技术改造,推广长输热网技术,扩大供热半径,提高输热能力。实施市区热电行业整合整治。

  3.推进天然气利用。充分利用“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工程建成的有利契机,增强气源保障,加大天然气利用,提高供气普及率和覆盖面。推进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稳定市场供应,应对市场波动。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天然气在工业、交通等领域加快推广应用。进一步规范天然气市场运作,加强天然气利用的对外合作。

  4.推进清洁能源区建设。根据市区热力规划加快推进供热管网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覆盖面。禁止使用原煤、重油、渣油、各种可燃废物和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等高污染燃料。到2011年底,中心城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关停所有的燃煤锅炉,到2012年,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区关停供热管网和天然气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小锅炉。江阴市、宜兴市也应制定清洁能源区建设工作计划,划定清洁能源区建设范围并推进实施。到2015年,形成200平方公里左右的清洁能源区。

  (三)新能源推广应用工程

  1.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新建12层及以下住宅(含农民拆迁安置房)和新建、改建、扩建的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应当统一设计和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既有居住建筑和宾馆、酒店、商住楼等有热水需要的公共建筑在进行节能改造时,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鼓励新建高层居住建筑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

  2.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积极实施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和地面光伏并网电站工程,加强光伏发电在建筑领域和城市照明领域的应用。重点选择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研发大楼、公共设施、居住建筑等,加快光电建筑一体化建设。屋顶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适合建设光伏电站的建筑,在不影响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应当优先考虑太阳能屋顶并网发电应用,优先支持兆瓦级并网型太阳能屋顶光伏电站建设。新建建筑,特别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公益性建筑和交通枢纽、车站、轨道交通站房等公共设施,应当积极推行光电建筑一体化设计,实施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工程。鼓励既有建筑在节能改造时,设计、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加强太阳能光电照明系统在城市道路、亮化工程和交通智能设施中的推广应用。支持选择公路、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旅游景点等公共空间,运用光电互补技术,建设地面光伏并网电站。

  3.推动生物质能的应用。推动农村生物质能发展,重点发展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由以往注重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为主,向户用沼气、秸秆气化等多能开发转变,拓宽农村能源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秸秆气化、秸秆固化燃料、秸秆发电等秸秆能源化工程建设。

  4.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示范。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鼓励新增出租车、公交车、校车、旅游车和公园用车选购使用新能源汽车。启动无锡市新能源汽车的示范运行。在市区、江阴、宜兴等地选择特定公交线路或区域,开展城市公交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行;在公园、景区、工业园区等地大力推广新能源观光车和专用车,重点支持无锡市新能源汽车企业,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和数量。建设相配套的充电站、充电桩。

  5.加快推广绿色照明的应用。大力推广绿色高效照明灯具,逐步普及替代传统的低效照明电光源。重点在工厂、办公楼、市政景观照明、公用设施照明、交通信号灯等场所,推广稀土三基色荧光灯、高效大功率自镇流紧凑型荧光灯、LED灯、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等高效照明光源。

  (四)建筑低碳节能工程

  1.新建低碳节能建筑。以建设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集成的综合示范为重点,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在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在建建筑中,全面推广区域供冷或水冷式空调系统、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屋顶绿化等先进节能技术,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的示范项目。建立健全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实施和认证标识。积极推广环保型建材,提倡适度装修。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