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锡政办发〔2011〕169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市发改委《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

无锡市低碳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市发改委 2011年6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根据国家、省有关发展低碳经济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2011年至2015年无锡市关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无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突出转型发展主线,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制度,在促进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75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1.3万美元以上,全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始终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产业层次得到显著提升。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45.7%。高效农业面积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提升到53.9%。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微电子、新能源、软件与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大,在2005年基础上,5年来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削减20%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累计削减32%以上。5年累计关停“五小、三高两低”企业1900多家。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大力加强森林、湿地和水体保护修复力度,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35%。无锡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行列,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全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和生态城市群。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积极推进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价格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各项配套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为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等特征,是国际公认的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形态。无锡正处在工业化转型、城市化加速、国际化提升的关键时期,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加快建设低碳城市,有利于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战略转变,有利于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利于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推动低碳生产,倡导低碳生活,营造低碳环境,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是无锡新一轮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以列入省首批低碳经济试点城市为契机,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重点,大力发展低碳型新兴产业,推进技术进步,促进制度创新,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模式,为无锡率先形成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加快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城、旅游与现代服务业城、宜居城,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提供有效支撑。

  三、主要目标

  通过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生活质量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到“十二五”期末,将无锡建设成为具有一流创新力的低碳发展先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低碳产业集聚区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低碳建设示范区。

  (一)产业发展: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基本形成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至2015年: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9.5%以上,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5%,战略性新兴产业营销收入达到12000亿元。三是以骨干企业和市级以上开发区为重点,建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工业废水回用等15个循环经济产业链。每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不少于150家。重点农业、工业、服务业园区建成循环经济园区,太湖沿岸纵深5公里范围内全面建成循环经济带。四是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2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再生水重复利用率达到33%。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