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平丘2组区试,平均亩产526.3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2%;2009年参加四川省平丘区6组续试,平均亩产478.6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7%。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2.5 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8.95%,增产点率82.4%。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5㎏,比对照川单13增产6.2%。
(5)栽培要点:适合春播,亩植3200株左右为宜。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攻苞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适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7、金玉509
(1)选育单位: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新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自交系WXF122作母本,与自选自交系WXF112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5天,与对照川单13相当。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20cm,穗位高77cm,成株叶片数20叶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1cm,穗行数 16行,行粒数34粒,千粒重301克,出籽率83.7%,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8g/L,粗蛋白质含量8.9%,粗脂肪含量4.0%,粗淀粉含量73.2%,赖氨酸含量0.32%。经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高感茎腐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486.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9%,增产点率8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61.0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9.2%,增产点率75%。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73.95 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8.1%,增产点率77.5%。
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2.9㎏,比对照川单13﹙亩产408.6㎏﹚增产15.7 %。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及晚夏播,亩植3000-3200株为宜;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攻苞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适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8、珍禾玉1号
(1)选育单位:云南隆瑞种业有限公司、四川正兴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系云南隆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LR151作母本,与自交系LR13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生育期123天。第一叶鞘颜色绿,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63.4cm,穗位高101.4cm,单株总叶数20片;叶片与茎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3cm,穗行16-18行,行粒数35.5粒,千粒重298克;子粒类型偏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淡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3g/L,粗蛋白质含量9.6%,粗脂肪5.4%,粗淀粉76.5%,赖氨酸含量0.29%。经接种鉴定,中抗纹枯病、茎腐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大斑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区试平丘第6组,平均亩产534.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9.2%;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7%。两年平均亩产484.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8.0%, 19点次15点次增产。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7.1%。
(5)栽培要点:四川春播3月上中旬-4月初为适期,亩植密度2800-3000株,施肥管理应在施足底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9、雅玉21
(1)选育单位: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雅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用自选自交系YA0521作母本,与引自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所的自交系21-ES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3天。幼苗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54cm,穗位高101.2cm,成株叶片数20叶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中,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18.3cm,穗行数 16行,行粒数34.8粒,千粒重278克,出籽率84.7%;子粒类型偏硬粒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桔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白色,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57g/L,粗蛋白质含量10.3%,粗脂肪含量4.9%,粗淀粉含量77.6%,赖氨酸含量0.31%。经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感大斑病和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2.3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7.5%;2008年平均亩产491.9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8.0%。两年平均亩产467.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8%,参试19点次全部增产。2009年参加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6.8公斤,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8.1%,5验点均增产。
(5)栽培要点:适合春播,亩植3200株为宜。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攻苞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施用。适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20、安泰5000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C1224作母本,与自选自交系698-3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3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株高261.1cm,穗位高96.3cm;成株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锥型,穗长18.8cm,穗行数 16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288.5克,出籽率84.5%;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28g/L,粗蛋白质含量10.8%,粗脂肪含量4.4%,粗淀粉含量77.1%,赖氨酸含量0.39%。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感茎腐病。
(4)产量表现:该品种2007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平丘5组),平均亩产442.5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7.6%;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39.3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3%;两年平均亩产490.8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8%,20点次试验16增4减。2009年参加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平丘2组),平均亩产501.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1%,5试点均增产。
(5)栽培要点:宜春播,四川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播种。密度以2500-3200株/亩为宜。最好采用肥团(或方格、营养体)盖膜育苗移栽。在条件差的地区也可直播。幼芽顶土力强,出苗较好。足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一般总施肥量每亩纯N20公斤、P2O5 10公斤、K2O 12公斤左右。加强田间管理,抓好全苗,确保密度,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21、禾玉13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四川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用自选系成自205-1-1作母本,与自选系成自276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30天。第一叶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258厘米,穗位高109厘米,单株总叶片数19片;叶片与茎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19.7厘米,秃尖1.2厘米,穗行数16行,行粒数32.8粒,出籽率80%,千粒重320克,子粒类型偏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紫,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55g/L,粗蛋白质9.0%,粗脂肪4.3%,粗淀粉74.4%,赖氨酸0.29%。经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小斑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山区组区试平均亩产513.9公斤 ,比对照川单15增产7.4%,增产点率70%;2009年区试平均亩产507.9公斤 ,比对照增产7.1%,增产点率1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1.1公斤,比对照种川单15增产7.2%。2010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1公斤,比对照种川单15增产14.9%,5个点均增产。
(5)栽培要点:春播,亩植3200-3500株。施足底肥且以有机肥为主,适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山区。
22、正红532
(1)选育单位:四川农大正红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2)品种来源:用自育系K169作母本,与K336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6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3厘米,单株叶片数19片;叶片与茎杆角度小,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17.6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3.9粒,千粒重315.6克,出籽率84%;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05克/升,粗蛋白质9.2%,粗脂肪4.1%,粗淀粉76.8%,赖氨酸0.30%。经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茎腐病,感大斑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475.4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6.3%,10试点9点增产。2008年区试平均亩产513.0公斤,比对照增产6.0%,10试点7点增产。两年平均亩产494.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号平均增产6.2%。2009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号增产7.8%。
(5)栽培要点:春播,每亩种植3000-3200株;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猛攻穗肥。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23、海禾39
(1)选育单位: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系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LS87作母本,与自选系L07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凉山州全生育期142天,比对照川单15短1天。第一叶鞘颜色紫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73.7厘米,穗位113.2厘米,成株叶片数18-19片;成株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中,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色,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17.1cm,穗行数 17.7行,行粒数32.4粒,千粒重310.5克;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不规则。子粒容重734g/L,粗蛋白质9.4%,粗脂肪4.5%,粗淀粉74.2%,赖氨酸0.28%。经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纹枯病,感小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