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01.0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0%,10点次试验9增1减。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50.2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7%,9点次8增1减。 两年平均亩产475.6公斤, 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4%,19点次试验17增2减。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0公斤,比对照川单13 增产10.7%。
(5)栽培要点:宜春播。密度以2800-3200株/亩为宜。最好采用育苗移栽,也可直播。幼芽顶土力强,出苗较好。足施底肥,多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穗肥。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0、蜀龙13
(1)选育单位:四川蜀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用自选自交系5154作母本,与外引自交系21-ES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约118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约296.2cm,穗位高约113cm,全株叶片19-20片;叶片与茎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少,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中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极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浅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圆筒型,穗长20-22cm,穗行数约18行,行粒数34粒左右,千粒重299.9克,出籽率84.4%;子粒类型偏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05g/L,粗脂肪4.1%,粗淀粉72.6%,赖氨酸含量0.32%。经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纹枯病、茎腐病,高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8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91.1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7.9%,10试点9点增产;2009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09.0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8.5%,7试点均增产。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7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8.6%。
(5)栽培要点:春播和夏播均可,适宜种植密度3000--3200株/亩,重施底肥,早施追肥,重施攻苞肥,以农家肥为主,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1、乾泰1号
(1)选育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种籽公司
(2)品种来源:系白银市平川区种籽公司用自选系P01做母本,与自选系 Q71 作父本配组育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7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47㎝,穗位高99㎝,单株总叶片数19-20片,叶片与茎秆角度小,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小,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绿,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锥形型,穗长18.5㎝,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313克,出籽率83.1%,籽粒类型硬粒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橙,子粒背面颜色橙,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67g/L,粗蛋白质含量9.7%,粗脂肪含量3.7%,粗淀粉含量74.0%,赖氨酸含量0.26%。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抗纹枯病,高感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25.3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8.2%, 10个试点均增产。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84.6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5.1%,6点次试验点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4.95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65%。2010年参加四川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8公斤,比对照增产13.4%。
(5)栽培要点:四川春播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适期。密度:亩植3000-3200株。施肥管理:施足底肥,并注意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早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种子包衣处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6)适宜种植区域: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2、德润玉188
(1)选育单位:成都金卓农业有限公司、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
(2)品种来源:系大竹县益民玉米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BS08-22作父本,与自选自交系BSV62作母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四川春播全生育期114天左右。第一叶鞘颜色浅紫、尖端形状圆。株高255.5厘米,穗位高88厘米,单株总叶19片左右;叶片与茎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少,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深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6.4,行粒数39.7粒,千粒重299.1克;子粒类型马齿型,顶端主要颜色淡黄、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13(g/L),粗蛋白9.2%,粗脂肪4.36%,粗淀粉71.3%,赖氨酸0.29%。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感茎腐病、丝黑穗病、纹枯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玉米新品种区试平丘组,平均亩产536.1㎏,比对照川单13增产8.2﹪;2009年参加四川省玉米续试平丘组,平均亩产486.5㎏,比对照川单13增产13.6﹪。两年平均亩产515.68㎏,比对照川单13平均亩产467.87公斤,增产10.22﹪,17个点次,16点次增产。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6公斤,比对照川单13平均亩产473.2公斤,增产10.4﹪。
(5)栽培要点:宜春播,四川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中旬播种。密度以2800-3200株/亩为宜。该组合属于大穗型品种,幼芽顶土力强,出苗较好,苗期特别注意苗全、苗齐、培育苗壮;施肥技术主要是重施底肥,轻施拔节肥,重施攻苞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及时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
(6)适宜种植区域: 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3、龙特999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比特利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于2004年用自选自交系成自4111作母本,与自选自交系成自205-1-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2天。第一叶鞘颜色绿色,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303.1cm,穗位高120.0cm;成株叶片数20叶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色。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色,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3cm,穗行数 17行,行粒数39.8粒,千粒重343克,出籽率84.4%;子粒类型中间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桔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67g/L,粗蛋白质含量8.9%,粗脂肪含量3.2%,粗淀粉含量71.7%,赖氨酸含量0.27%。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和茎腐病,感纹枯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省玉米区试,平均亩产560.5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9.5%。10点9增1减。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57.5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9%,8点全增产。两年平均亩产514.7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0.1%。2010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455.1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4%,4点均增产。
(5)栽培要点:宜春播,密度3200-3600株/亩左右。重施底肥(30%),多施苗肥和拔节肥(35%),重施攻穗肥(35%)。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查苗补缺,确保苗保、苗齐和苗壮。及时中耕、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虫害,适期收获。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4、华龙玉8号
(1)选育单位: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系四川华龙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自选系3046作母本,与自选系3028作父本杂交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2天,与对照川单13相当。第一叶鞘颜色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圆。株高270-305cm,穗位高122cm左右;叶片与茎杆角度小,茎“之”字程度无或极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轻度下弯,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浅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紫,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0.1cm,穗行数18行,行粒数40粒,千粒重330g,出籽率85.6%,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00g/L,粗蛋白质9.7%,粗脂肪4.2%,粗淀粉72.5%,赖氨酸0.28%。经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小斑病、纹枯病、丝黑穗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在四川省玉米平丘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3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7.6%,增产点率9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454.9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10.5%,增产点率87.5%。两年平均亩产488.5公斤,比对照增产9.0%。2010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9.9公斤,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98%。
(5)栽培要点:春播,一般亩植3200株。重施底肥,提苗肥宜早,猛攻穗肥。苗期及时中耕除草,结合施拔节肥和穗肥及时培土上厢。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5、瑞玉3号
(1)选育单位:四川长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绵阳瑞德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系用自交系B35作母本,自交系A11作父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14天。幼苗第一叶鞘颜色绿,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270.5厘米。穗位105.8厘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多,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大,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中,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紫,颖片除基部外颜色浅紫,花药颜色绿,花丝颜色浅紫。果穗形状圆筒形,穗行数16行,行粒数39粒,千粒重285克,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黄,子粒背面颜色桔黄,穗轴颖片颜色红,子粒排列形式直。子粒容重704g/L,粗蛋白质11.3%,粗脂肪3.8%,粗淀粉73.2%,赖氨酸0.35%。经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纹枯病,感丝黑穗病、大斑病。
(4)产量表现:2008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543.7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6.3%,10点试验8点增产;2009年四川省区试平均亩产470.7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1.5%,8点试验点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07.2公斤,较对照川单13增产8.6%。2010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4kg,较对照川单13增产14.6%。
(5)栽培要点:适宜春播,种植密度3000-3200株,注意N、P、K的配合理施用,施好基肥,重施攻穗期肥,酌施攻粒肥,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晚收。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
16、达玉5号
(1)选育单位: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达玉5号系达州市农科所以自育自交系DW995-11作父本,与重庆三峡农科院选育的自交系XZ96112作母本组配育成。
(3)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全生育期114天。第一叶鞘颜色浅紫,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到圆。株高253.7cm,穗位高92.9cm,成株叶片数20叶左右,叶片与茎秆角度中,茎“之”字程度弱,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中,雄穗侧枝姿态直,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极长,雄穗颖片基部颜色绿,颖片除基部外颜色绿,花药颜色浅紫,花丝颜色绿。果穗形状中间型,穗长21.3cm,穗行数 14行,行粒数37.8粒,千粒重330克,出籽率85.0%;子粒类型马齿型,子粒顶端主要颜色淡黄,子粒背面颜色黄,穗轴颖片颜色粉红,子粒排列形式螺旋形。子粒容重703g/L,粗蛋白质含量10.0%,粗脂肪含量3.6%,粗淀粉含量70.6%,赖氨酸含量0.32%。经接种鉴定,感大斑病、小斑病、茎腐病、纹枯病和丝黑穗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