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四川省农业厅行政审批公告——关于审定通过的22等58个四川省农作物品种的公告

  二、品种更名
  2005年12月,经四川省审定通过的玉米品种富友2号(审定编号:川审玉2005 025)更名为东单20,审定编号不变,原审定名称“富友2号”作废。

  附件2:
  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简介

  主要农作物品种

  一、水 稻
  1、宜香优2115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省绿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2)品种来源: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不育系宜香1A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选育的恢复系雅恢2115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5天,比对照冈优725短0.1天。株高120.5厘米,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绿色、叶耳浅绿色,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2.3万,穗长28.2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1.2粒,结实率83.6%,千粒重32.8克,谷粒黄色,颖尖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6.7%,粒长7.6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2.2%,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6%、蛋白质含量8.2%,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3、2、6、5级,颈瘟7、3、1、5级,2010年叶瘟3、4、3、4级,颈瘟7、5、7、7级。
  (4)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2组区试,平均亩产534.9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93%;2010年中籼迟熟2组续试,平均亩产503.5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1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9.2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53%,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0%。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6.2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85%。
  (5) 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秧龄40~45天; ②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 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2、川优6203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川106A与自育恢复系成恢32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49.5天,比对照冈优725长0.6天。株高114.1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鞘、叶耳绿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4.8万,穗长26.5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66.1粒,结实率82.7%,穗纺锤形,穗层整齐,后期转色好,易脱粒。谷粒细长、杆黄色,柱头白色,颖尖浅黄色,部分籽粒有芒,千粒重28.2克。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4.4%,粒长7.9毫米,长宽比3.6,垩白粒率20%,垩白度2.5%,胶稠度6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1%、蛋白质含量10.8%,米质达国颁二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8年叶瘟3、3、4、3级,颈瘟5、7、1、5级,2009年叶瘟4、4、3、3级,颈瘟7、5、1、5级。
  (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5组区试,平均亩产561.32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31%;2009年中籼迟熟7组续试,平均亩产552.3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51%。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56.8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90%,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74%。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2.5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13%。
  (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秧龄40天左右; ②合理密植:亩栽1.5万穴左右,基本苗12万左右;③肥水管理:中等肥力田块,氮、磷、钾配合施用; 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
  (6) 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3、宜香优1108
  (1)选育单位: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110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2.9天,比对照冈优725长1.0天。株高122.5厘米,叶色淡绿,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绿色、叶耳浅绿色,分蘖力较强,亩有效穗14.3万,穗长27.0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82.8粒,结实率82.8%,后期转色好,易脱粒。谷粒黄色,稃尖杆黄色,柱头白色,少数籽粒有短顶芒,千粒重28.9克。品质测定:出糙率79.0%,整精米率55.4%,粒长7.3毫米,长宽比2.9,垩白粒率16%,垩白度3.4%,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1%、蛋白质含量8.0%,米质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4、7、6、8级,颈瘟7、7、3、7级,2010年叶瘟4、8、7、7级,颈瘟5、7、7、7级。
  (4)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3组区试,平均亩产541.8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07%;2010年中籼迟熟10组续试,平均亩产531.2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9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6.5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48%,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41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30%。
  (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秧龄40~45天; ②合理密植: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重底、早追,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本田要求前期浅水灌溉,中期够苗晒田,后期湿润管理至成熟; 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4、花香优1618
  (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花香A与自育恢复系川恢161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5天,与对照冈优725相当。株高124.3厘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片、叶鞘绿色,柱头白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2.9万,穗长26.5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2.2粒,结实率76.9%,千粒重29.7克,谷粒杆黄色,长粒型,颖尖浅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79.1%,整精米率55.7%,长宽比2.9,垩白粒率24%,垩白度5.0%,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8.6%。米质达国颁三级优米标准。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5、8、5、6级,颈瘟7、5、5、5级,2010年叶瘟5、9、8、6级,颈瘟5、7、7、7级。
  (4)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6组区试,平均亩产503.0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75%;2010年中籼迟熟6组续试,平均亩产496.0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2.69%。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9.7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3.77%,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84%。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5.53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1.77%。
  (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3月底至4月上旬播种,秧龄40天左右; ②合理密植:栽双粒谷,亩栽1.2万穴左右;③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施用; 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5、川谷优918
  (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四川高地种业有限公司
  (2)品种来源: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谷A与成都高新区宝华农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恢复系宝恢91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4.9天,比对照冈优725长2.4天。株高123.0厘米,叶色深绿,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耳紫色。亩有效穗13.1万,穗长26.8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2.3粒,结实率84.0%,千粒重31.8克,柱头、颖尖紫色,谷粒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7%,整精米率51.4%,粒长7.4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54%,垩白度11.9%,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8%、蛋白质含量7.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3、2、4、2级,颈瘟7、5、1、5级,2010年叶瘟3、3、3、5级,颈瘟5、5、7、7级。
  (4)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2组区试,平均亩产559.9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8.81%;2010年中籼迟熟10组续试,平均亩产530.95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5.8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5.4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34%。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8.57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4.30%。
  (5)栽培要点:①适时早播,培育壮秧,秧龄35~40天; ②合理密植:亩栽1.3~1.5万穴,双株栽插;③肥水管理:底追并重,平衡施肥,本田要求平水移栽活棵、掌水护秧保苗、薄露发根促蘖、够苗轻晒控蘖、浅水孕穗杨花、干湿交替壮籽、排水落干促熟; 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 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6、龙优8号
  (1)选育单位:成都龙子生物技术研究所
  (2)品种来源:用自育不育系龙1A与自育恢复系R6688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5.1天,比对照冈优725长2.3天。株高122.4厘米,剑叶直立,株型适中。亩有效穗13.3万,穗长24.7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1.8粒,结实率80.5%,千粒重30.4克,颖尖、谷粒杆黄色。品质测定:出糙率80.0%,整精米率59.4%,长宽比2.6,垩白粒率54%,垩白度11.7%,胶稠度8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4%、蛋白质含量8.5%。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6、7、7、4级,颈瘟7、5、5、5级,2010年叶瘟5、7、6、7级,颈瘟5、5、7、7级。
  (4) 产量表现:2009年参加四川省水稻中籼迟熟1组区试,平均亩产556.69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88%;2010年中籼迟熟3组续试,平均亩产514.58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43%。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35.64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7.14%。两年区试平均增产点率95%。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3.16公斤,比对照冈优725增产6.05%。
  (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秧龄35~45天; ②合理密植;亩栽1.3~1.5万穴;③肥水管理: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氮、磷、钾肥合理搭配,本田前期浅水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薄水或湿润灌溉至成熟; ④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
  7、川谷优399
  (1)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成都科瑞农业研究中心
  (2) 品种来源:成都科瑞农业研究中心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谷A与四川科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恢复系瑞恢399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组合。
  (3)特征特性:该品种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3.4天,比对照冈优725长1.9天。株高116.7厘米,叶色深绿,株型适中,剑叶直立,叶耳紫色。亩有效穗14.6万,穗长25.9厘米,每穗平均着粒173.1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7.4克。品质测定:出糙率81.1%,整精米率59.2%,粒长7.1毫米,长宽比2.8,垩白粒率33%,垩白度5.3%,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3%、蛋白质含量8.0%。稻瘟病抗性鉴定:2009年叶瘟7、5、3、5级,颈瘟7、1、3、7级,2010年叶瘟4、3、6、4级,颈瘟7、5、7、7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