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5-8个,过5亿元的8-10个,过亿元的30-40个;力争2-3个中成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培育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2-3个。
建成6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中药公共服务平台、5个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10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工程)实验室。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新药30个,中药相关产品50个;完成30个已上市大品种的二次开发。
三、重点任务
(一)科技创新工程。
1.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我省中药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产业链重点环节,重点加强现有中医药科技资源集成,创新机制,打造一批中医药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国家成都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和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大平台建设,围绕中药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分析检测、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销售、信息服务、综合服务、投融资服务等国内领先、优势明显的中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成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工程)实验室。
2.创新联盟建设。推动我省中药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深入联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中药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大做强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提升我省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15年,建成中药材大品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药饮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药国际化联盟、中药材电子商务联盟等5个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中药新药创制。立足我省中医药资源和医疗优势,充分挖掘经方验方、医院制剂、现代组分配伍新药等资源,研发针对重大疾病、疑难疾病、常见病或多发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药。到2015年,开发糖降肾康颗粒、然降多吉胶囊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新药(含民族药)30个。
4.中药相关产品开发。以川产道地药材或大宗药材为主要原料,开展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保健品、食品、美容护肤品和农用、兽用等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延长中药产业链,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开发贝母润喉糖、苦参碱杀虫剂等具有竞争力的中药相关产品50个。
5.关键技术研发。加快中药研发关键技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重点开展创新药物发现、川产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分离、中药新制剂、中药质量控制、中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等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到2015年,力争突破中药生产质量在线监控技术、中药新型饮片生产技术、毒性饮片炮制加工技术等20项关键共性技术,较大幅度地提升我省中药产业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