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以及禁止在饲料和饮用水中使用物质的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在其产品标签上加印“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并建立销售台账,实行实名购销制度。严禁虚假标注,严禁向食品生产加工单位销售非食品添加剂的化工类产品。
(六)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依法从事药品经营活动,严禁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销售国家公布的“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的药品。生产“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和“饲料、养殖中禁用药物和物质清单”中相关药品的生产企业,必须按规定在其出厂产品标签上加印或加贴“严禁用于食品和饲料加工”等警示标识。
二、抓住突出问题,实施严厉打击
(一)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非法添加行为。
1各级农业部门要重点把好农业部公布的151种禁用物质的源头控制关,迅速开展蔬菜、畜产品、生鲜乳、兽药、水产品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等6个治理行动。
2严格整治蔬菜果树种植中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严厉打击生产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行为。
3严格整治畜禽和水产养殖中违规使用“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和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等违规鱼药行为。
4严厉打击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违法行为,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认真清查,依法收缴。
(二)严厉打击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环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
1各级质监部门要大力整顿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行为。对辖区内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逐个清查,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食品添加剂行为。对未按国家标准和卫生部指定标准组织生产的企业,一律予以关停,已获证的,撤回生产许可,注销生产许可证。对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过程控制记录、出厂检验销售记录等法定要求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一律暂扣生产许可证,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不得开工生产。对未按法律法规要求在产品上如实标注有关内容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责令召回产品,采取补救措施,整改不到位的,不得生产销售。严厉查处未经许可擅自生产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严格生产许可,对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的,一律不予受理。严格核查食品添加剂生产条件,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审核通过,对暂未公布标准的食品添加剂企业,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