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加大机插稻的育秧、栽插等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以及技术服务力度,培养乡(镇)农机员、农技人员、农机大户、种田大户等一大批技术骨干、技术人员和机插秧示范户。推进水稻机插秧技术普及,全面推进水稻机插秧推广进程。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引导农机专业户建立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规范化方向发展。通过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建设从育秧、机插、大田管理、收获乃至烘干、加工等后续生产环节的一条龙服务体系,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路子。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四改”是一项促进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生活质量的公益性社会事业,也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实施“籼改粳”统一供种专项补贴。良种补贴是引导调整作物品种布局的最有效措施。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水稻良种补贴标准每亩10元。2011年计划“籼改粳”面积50万亩,其中市财政从高效农业投入中安排补贴30%,县(区)财政补贴70%,主要用于30个重点乡镇农户购买粳稻种子补贴。2012年按照100万亩补贴面积安排。
(二)加大水稻机插秧投入。各地要围绕机插秧推广目标要求,继续实施栽插机械购置补贴,重点补贴高速插秧机,并建立健全分级承担的财政配套保障机制。各级财政要安排培训、推广工作经费,对农机合作组织给予扶持,对率先实现水稻机插秧目标县(区)、整乡推进先进乡镇、机插秧优秀服务组织(或农机大户)给予奖励。
(三)加大“旱改水”专项资金投入。各县(区)要加大“旱改水”投入力度,加快“旱改水”区域的水利基础配套设施修缮和建设。国土、水利、农开、财政等部门要努力向上争取灌区改造、一般土地治理及高标准农田、标准化良田建设项目资金和土地复垦专项项目资金,加强项目资源整合,连片开发,整体推进。
(四)加大对粳稻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机插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补贴以及技术培训、高产创建的奖励扶持。市、县(区)每年在科技专项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量的项目资金支持水稻品种选育和栽培(机插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在年度农业专项资金中切块安排“四改”技术培训、高产创建和奖励专项经费。同时,各地要加强项目集聚,将中央标准良田工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省农业三新工程、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重大病虫害防治和市科技推广等农业项目资金适当向“四改”地区倾斜,更好地发挥项目资金对提高水稻生产水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