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主
要
任
务
主
要
任
务
主
要
任
务
| 建设郑州国际物流中心
| 明确发展目标: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到2015年力争达到700亿元。
| 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交通委
|
2
| 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编制《郑州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关于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的意见》,实施《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等。
| 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
|
3
|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通道建设。
| 相关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交通委、发展改革委、商务局
|
4
| 积极发展国际物流、空港物流与保税物流。
| 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交通委、郑州海关
|
5
| 建设现代商贸中心
| 明确发展目标:规模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0%。
| 市商务局
|
6
| 强化规划政策引导:修订完善《关于加快建设郑州现代化商贸城的意见》、《郑州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郑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郑州市“十二五”现代商贸业发展规划》等。
| 市商务局
|
7
| 推动批发业发展。
| 市商务局
|
8
| 促进零售业发展。
| 市商务局
|
9
| 强化郑州商品交易所国际地位。
| 市政府办公厅金融办、市财政局
|
10
| 创建数字化商贸城。
| 市工信委
|
11
| 建设中部会展产业龙头城市
| 明确发展目标:会展展览面积年平均增长10%。
| 市商务局
|
12
| 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实施《郑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0-2020)》、《郑州市“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 市商务局
|
13
| 实施会展品牌战略。
| 市商务局
|
14
| 培育会展市场主体。
| 市商务局、
工商局
|
15
| 探索二、三产分离新路径
| 研究制订《关于鼓励制造企业二、三产分离的若干意见》,2015年,剥离人员和产值比例达到6%。
| 市发展改革委、工信委、统计局、商务局
|
16
| 完善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意见
完善服务业发展相关政策意见
| 修改完善《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制订《关于深化服务业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服务业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壮大服务业特色园区的工作意见》、《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编制《郑州“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全面政策规划支撑。
| 市发展改革委
|
17
| 修改完善《关于加快推进城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关于加快商务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制订推动商贸、会展、服务外包等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商务局
|
18
| 编制《郑州市 “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郑州市 “十二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制订推动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文广新局
|
19
| 编制《郑州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推动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旅游局
|
20
| 修改完善《进一步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加紧编制《郑州市 “十二五”金融中心发展规划》,制订推动我市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政府办公厅金融办
|
21
| 制订《关于加快推进郑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意见》,编制《郑州市 “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制订推动信息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工信委
|
22
| 制订《关于加快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编制《郑州市 “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推动科技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科技局
|
23
| 制订《关于加快郑州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编制《郑州市“十二五”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郑州市“十二五”基本养老服务业发展规划》,制订推动养老、社区服务、家庭服务等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民政局、人社局
|
24
| 编制《郑州市“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制订推动房地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
| 市住房保障局
|
25
| 编制《郑州市“十二五”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规划》,制订推动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发展的改革发展实施方案。
| 市供销社
|
26
| 制订《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重点加强现代物流、商贸、会展等领域的服务标准制订修订和实施。
| 市质监局
|
27
|
保
障
措
施
保
障
措
施
| 加强组织保障
| 充分发挥郑州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职能。
|
|
28
| 健全工作机制
| 实施月例会制度。
| 市发展改革委
|
29
| 改革服务业统计体系。
| 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
|
30
|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市发展改革委、统计局
|
31
| 强化资金保障
| 加强专项资金引导。
| 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
32
| 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 市政府办公厅金融办、发展改革委
|
33
| 加大政策保障
| 放宽市场准入条件。
| 市工商局
|
34
| 完善土地支持政策。
| 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
|
35
| 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 市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
|
36
| 实行价格规费扶持。
| 市物价局、财政局
|
37
| 注重人才保障
| 创新服务业人才的激励机制。
| 市人社局
|
38
| 积极构建人才教育培训体系。
| 市教育局、人社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