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优质课程群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课程网站的辅教辅学功能,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和学生成才需要,创新课程建设,加快课程开发,建设特色课程。吸收行业和企业参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及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大力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推行双语教学,提高课程建设的国际化水准。建设1500个适应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课程群。加强教材建设,扶持、开发、遴选600种体例、内容、方法、手段新颖的省级优秀教材。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程。大力加强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断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技术装备水平,创建实境化、开放式、多功能的,融技能操练、工程训练、技术研发等为一体的实验教学科研中心。大力开发创新性、设计性、探究性、综合性实验项目,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骨干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建设10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大学生竞赛基地, 500个省级高等教育实习实训基地,30个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
(五)重点学科建设工程。主动适应我省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以及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强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引导高等学校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彰显办学特色,以适应、服务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支持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积极扶持优势传统学科创新与发展,重点倾斜空白学科、应用学科以及需求量大的学科领域,严格控制低需求、重复性学科。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国家和省重大战略,重点建设海洋、冶金、船舶、交通、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旅游、商贸等相关领域学科。改进管理模式,实行动态管理,以学术队伍建设为中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基础,培育一批地方品牌特色重点学科,力争一批特色重点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产生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原创性重大成果,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学校学术水平。在地方高等学校中遴选建设300个左右省级重点学科,从中遴选强化建设100个特色重点学科。
(六)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和拓展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体系,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在研究生教育中的推动、引导和示范作用,加强研究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立项、研究与实践,创新教育模式,完善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大力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的办学管理体制和培养模式;评选奖励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建立研究生教育教学交流平台,大力推广研究生教育创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改革,营造教育创新氛围。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实现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及院校之间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推行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和完善导师负责制,评选奖励研究生优秀导师;加大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评选工作力度,完善学位论文抽查、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议制度;举办多种形式的“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营造学术创新环境,开阔学术视野;加强与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评价、督导制度,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