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三)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紧密结合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区域重点带动战略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加强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尽快提高我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等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

  (四)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加强高等学校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学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探索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模式,开展志愿服务,加强科学普及,推进文化传播,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深入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我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名校建设工程。支持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做好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省部共建工作,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立项建设工作。按照应用基础人才、应用人才、技能人才三个培养方向,着力打造3-5所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10-15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名校、20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层次类别清晰、具有山东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二)特色专业与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面向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调整专业和服务方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构建梯度清晰、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在全省高校遴选建设750个特色专业,每年150个。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10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深化教学改革,围绕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立项1500个。校企合作共建100个工科专业。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