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按要求选派农技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我省要求每县选派3名人员参加重点班,97人参加普通班。每县用于农技人员培训经费为10万元,具体支出应为重点班学员每人3000元、普通班学员每人938元。通过查阅资料,学员报名表,经费支出表等,判断好(完成100%选派任务,选派人员合格):4分;较好(完成100%选派任务,选派人员基本合格):2-3分;一般(完成80%选派任务,选派人员基本合格):1分。
4-3组织其他形式的进修、培训:除了省里规定的培训项目外,是否有其它活动。好(多种形式开展农技人员进修和培训):3分;一般(其他进修、培训一般):2分;差(很少):1分。
4-4建立完整、规范的培训档案:示范县应有《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汇总表》、《基层农技人员培训报名表》、经费支出等资料。
5-1基地认定和建设情况:按规定,基地建设依托现有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场、种养大户、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等。重点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展示以及技术培训等工作。基地由县农业局按程序组织专家组遴选认定,统一挂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标牌参考样式,省里统一规定),标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技术负责人等信息。基地应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适当的规模。每个县数量不少于10处,粮棉油示范基地面积不少于50亩,其它示范基地不少于15亩。通过现场实地考查等,判断好(按程序组织认定,条件好):2分;较好(按程序组织认定,条件一般):1分;差(认定程序不规范,条件差):0分。
5-2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情况:现场查看.好(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数量多、水平高、效果显著):4分;较好(数量较多、水平较高、效果较明显):2-3分;一般:1分。
5-3开展培训与观摩情况:翻阅档案资料。好(年培训观摩500人次以上):4分;较好(年培训观摩300-500人次):2-3分;一般(年培训观摩300人次以下):1分。
5-4基地管理水平:查阅资料。好(明确技术责任人及其职责、制定示范展示计划、管理档案、记录齐全):5分;较好(明确技术责任人及其职责、制定示范展示计划、管理档案、记录较为齐全):2-3分;一般(管理水平一般):1分。
6-1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与确定:主导产业应是本县产业发展有规模、有效益,对农民增收有利的;主导品种应少而精;主推技术应是简、轻、便、有效。好(确定3-5主导产业,按要求组织专家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农民通过观摩品种示范参与遴选):2分;较好(确定主导产业,按要求组织专家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1分;差(没有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0分。
6-2主导产业技术推广计划方案制定、落实情况:通过查阅资料,是否有主导产业技术推广规划,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操作规程,各实施单位和专家、技术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年度工作任务细化表,是否编印了技术资料和技术明白纸等,是否建立健全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好(制定计划,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效果很好):2分;较好(制定计划,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效果较好):1分;一般(没有计划、方案):0分。
6-3示范户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主要看资料,要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和报表,不能只提供简单的数据。好(到位率95%以上):3分;较好(到位率60%-95%):2分;C.一般(到位率60%以下):1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