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
项目
| 序
号
| 考核内容
| 评分标准
| 得
分
| 检查方式
|
(一)
普法组织领导情况30分
| 1
| 普法机构
6分
| 设立普法领导小组,明确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得2分;明确普法工作办事机构的得2分;定期召开会议的得2分
|
| 查阅文件和会议纪要
|
2
| 普法制度
4分
| 建立并实行普法工作责任制的得1分;建立公务员法律学习、培训、考试、考核制度的得1分;建立普法总结报告或相关制度的得2分
|
| 查阅文件
|
3
| 普法经费
8分
| 普法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的得2分;普法经费专款专用的得3分;配备普法必需设备(照像机、摄像机等)的得3分。
|
| 查阅文件、
支出凭证和实物
|
4
| 普法
工作情况
12分
| 制定了“五五”普法规划的得2分;制定了普法年度计划的得2分;制定了普法年度总结的得2分;提交了普法年度报告的得2分;每年举办法制宣传教育培训班的得2分;编订国土资源法律知识和依法行政知识读本并定期考试的得2分
|
| 查阅文件和相关资料
|
(二)
普法主要任务完成情况40分
| 5
| 宪法及行政法宣传
4分
| 持续开展系统内部宪法及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等法规宣传培训的得4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6
| 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
4分
| 持续开展系统内部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测绘法及国土资源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培训的得4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7
| 依法行政
宣传
4分
| 持续开展系统内部依法行政理念和知识宣传培训,深入学习和宣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土资源管理系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2006-2010)》,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的得4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8
| 乡镇土地利用法规宣传
4分
| 持续开展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宣传的得4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9
| 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宣传
4分
| 持续开展整顿与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重大意义及推进资源整合相关法规宣传的得4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10
| 宣传教育主题活动
10分
| 3.19矿法颁布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法宣传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节庆纪念日开展国土资源法规宣传活动的得10分,每缺一项扣2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11
| 送法工程
10分
| 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五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送法活动的得10分,每缺一项扣2分。
|
| 查阅文件、
影像和文本资料
|
(三)
普法方式方法创新情况30分
| 12
| 利用现代传媒扩大宣传覆盖面5分
|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简报信息等媒体和形式进行宣传的得5分
|
| 查阅文件、
影音像和
文本资料
|
13
| 部门配合
联动宣传
5分
| 持续开展与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配合联动开展宣传的得3分;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监督检查的得2分
|
| 查阅文件、
影音像和
文本资料
|
14
| 评估考核
3分
| 实施年度和阶段性考核、评比工作,对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的得3分
|
| 查阅文件
|
15
| 固化普法载体5分
| 办公环境常设普法宣传栏的得2分;办公环境以外常设普法宣传标志3块以上的得3分
|
| 查看实物
|
16
| 创新普法形式12分
| 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以干部学法、法律普及为内容的长效机制建设并取得实效的,采取普法文艺汇演、手机短信等新形式、新方法推进普法宣传的,有一项得3分,最多不超过标准分
|
| 查阅文件、
影音像和
文本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