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
(成农业〔2007〕8号)


近远郊区(市)县农村发展局,直属相关单位,机关有关处室: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四川省马铃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现提出加快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品质;发挥区位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不断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马铃薯加工,积极培育地方名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把马铃薯产业做成一个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支柱产业,做成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产业”。

  (二)目标任务

  2007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力争达到60万亩;亩产达到1275公斤,力争达到1300公斤;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0%以上。到2010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力争达到80万亩;亩产达到1500公斤;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60.0%以上,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80.0%左右的马铃薯生产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商品薯转化率达到40.0%以上。

  二、主要工作措施

  紧紧抓住“良、繁、推,产、加、销”这六个主要方面,统筹谋划马铃薯产业发展。坚持优化区域布局、“面向市场建企业、依托企业建基地、围绕基地建良繁”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公司+基地+农技体系+农户”的路子。

  (一)优化区域布局

  1、优化品种布局

  (1)脱毒种薯基地。依托市农科院(筹),建立脱毒薯原原种基地。在彭州、大邑和都江堰,建立马铃薯原种基地和生产用种繁殖基地。

  (2)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在彭州、大邑、金堂、双流和都江堰等地,建立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基地。

  2、优化生产布局

  (1)商品马铃薯生产基地。在彭州、双流、邛崃、大邑、蒲江、金堂、都江堰、郫县、崇州和青白江等地,建立商品马铃薯生产基地40万亩。其中,春季洋芋20万亩,秋季洋芋20万亩。

  (2)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在彭州、双流和金堂等地,建立马铃薯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