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预算安排内容
(一)生态农业建设。预算安排4500万元。
主要是农村绿化建设,森林防火建设,农业环境保护和农村能源,规模畜禽养殖场的粪便污染治理,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等。
(二)农产品质量建设。预算安排1500万元。
紧紧围绕2010年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的要求,主要是农业生产环境检测和农业投入品的执法检查,市级无公害基地建设,农业标准化建设,市区蔬菜基地建设,畜产品安全检测,重大植物病虫害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展销平台建设等。
(三)高效农业规模化。预算安排300万元。
主要是对本地成功的各类高效模式进行补助,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高效农业设施和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进行补助,鼓励事业站大力推广各项高新技术等。
(四)科技兴农。预算安排800万元。
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通过开展优质种质资源保育保种,力争苏州成为全国种质资源保护基地,成为全国种苗、种猪和种禽繁育基地。
在高素质农业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是农民企业家(农场主)的培育、评选,百名农民专家的动态管理,引进智力、外聘专家、引进人才和队伍建设,苏州现代农民培训,专业协会培育扶持,《苏州农业志》的编纂。
(五)农业服务业。预算安排500万元。
1、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利用和挖掘我市生态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引导、开发和建设一批观光农业园、休闲农庄和农家乐专业村,开展各类评定和培训工作,举办第二届苏州农家菜烹饪大赛,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宣传推广活动,制定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带动全市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2、农业保险(农业灾害定损调解)。主要是水稻、水产、生猪、鸡和苗木五大农业险种的灾害定损调解。
(六)农业产业化。预算安排400万元。
1、对各地四个一百万产业布局规划落实进行考核。
2、重点扶持带动本地农民致富效果明显的农产品成长型加工企业。
(七)外向农业。预算安排700万元。
主要是举办或参加各类农展会、招商会,农业境外组团招商、农产品促销,“三资”外向型、成长型农业企业以奖代补,出口农产品品牌培育补助等。
(八)农业机械化。预算安排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