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陕政发〔2011〕12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陕西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以印发,请依照执行。
2011年的各项具体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及有关部门组织下达和实施。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八日
陕西省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1168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0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00亿元,增长19%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150亿美元,增长24%;财政总收入达到2092.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单位GDP能耗下降3.5%,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切实夯实“三农”基础。全面落实国家支农惠农各项政策,深入实施“农民增收七大工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及时做好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促进农民增收。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加快推进杨凌示范区建设。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实施新增25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安排粮食播种面积4700万亩,总产量达到1150万吨。继续实施“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突出发展设施大棚栽培,扩大生产规模,安排蔬菜面积665万亩,总产力争达1300万吨。以苹果为重点,突出有机果园示范建设,水果总面积达到1635万亩,产量1220万吨。做大做强畜牧业,重点推进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和万头生猪示范村,科学推广肉鸡、肉羊圈养生产模式,力争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15万吨、53万吨和197万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鼓励和支持农民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解决好人畜饮水困难问题。继续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渭河和汉丹江防洪等工程建设,重点搞好天然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
2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卫星应用等发展规划,组织实施生物医药、新材料、激光、环保等专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把航空航天作为重点,加强与有关部委联系,争取得到更大支持。继续实施“13115工程”,下大力气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抓好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研发基地、工程中心、企业创新平台和重点项目。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全力打造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十大重点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汽车、输变电、煤化工等20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进程,努力实现由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单机制造向系统集成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加大对钢铁、纺织、食品、建材、轻工等改造。
继续推进建筑业发展,提高技术和经营水平,增强竞争力,保证项目建设需要。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加强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投资项目评估审查,综合运用工程、管理和结构节能三大措施,进一步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重点抓好耗能企业节能精细化管理,继续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积极建立和完善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障正常运营。抓好锦界工业园区和北元化工等30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企业建设,推动铜川等资源枯竭城市的企业转型和榆林神府矿区采煤沉陷区的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启动低碳发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