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大三农信贷支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支持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蔬菜花生果茶花卉三个百万亩示范区、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产品深加工、运输、储存及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以及具有发展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为大企业配套的加工企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水库河道综合治理和除险加固以及灌区节水改造,发展农村沼气、秸秆气化等新能源,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支持 “一村一品”示范村、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六)加大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信贷支持。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大对全社会各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支持家电电子等领域18项关键技术攻关、高速列车等10大产业化基地和1000个技术创新项目。推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社会民生领域的技术研发。加强信贷政策与节能环保政策配合,发展绿色信贷,支持20个生态环保园区建设、100家单位循环经济试点,重点跟踪100家排污企业环境监管信息,防范信贷风险。
二、以金融创新为着力点,提升银行业服务水平
(七)推进金融产品创新。拓展抵押品范围,支持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发展应收账款、存单、仓单、股权、出口退税等质押贷款,推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涉农金融机构要完善贷款管理办法,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索开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质押)贷款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推行贷款与保险组合融资。全面推广“金智惠民”创业贷款,支持农民增收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争取年末受益农民达到1万户。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办法,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
(八)推进金融服务创新。对贷款需求较大的重点项目组织银团贷款,满足资金需求,分散信贷风险。完善银企合作机制,面向重点产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对重点企业开展“一对一”银企交流活动,树立主动服务理念,以“点对点、零距离、一企一策、量身定做”的方式,深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设计个性化融资服务方案,支持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度过难关。
(九)推广使用创新金融工具。引导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改善财务结构。通过银企交流活动、网络、报刊等形式广泛开展信贷创新产品和创新融资工具宣传。推动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满足资金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扩大资金来源。加强与金融租赁公司合作,支持企业采取“整租”、“售后回租”等方式购置、盘活固定资产,缓解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