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

  (三)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六盘水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在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组织协调顺畅、部门分工明确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重点强化对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调查、鉴定和影响评估的能力建设,增强对农业病虫害、城市积涝、有毒有害气体及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四)建立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一是建设六盘水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服务中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建设六盘水气象防灾减灾监测、预警、服务中心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在“十一五”期间建成使用,全面提升我市气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二是充分发挥气象对农业的服务功能。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利用有利气候条件,科学调整种植结构,为发展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服务,充分发挥农村经济信息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功能,促进信息服务效益的实现。三是强化交通气象服务工作。气象部门要会同交通部门加快建立专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努力提高大雾、结冰、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服务能力,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营运等提供实时气象保障服务。四是强化城市气象服务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与环保、市政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做好城市积涝和大气污染等城市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五是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严格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六是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气象预报预警发布与传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多样化、精细化需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通信等媒体要依法做好公共气象信息的传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形成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五)加强气候资源利用评估体系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建立健全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和作业系统。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拓展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领域,增强空中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重点开展抗旱蓄水、人工消雹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增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并在全市冰雹灾害的重灾区和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区配置移动车载雷达,提升我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开发气候资源,为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提供气象技术服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四是组织实施气候可行性论证。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各级气象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组织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和减少重要设施遭受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防止因气候资源开发使用不当而破坏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协调。
  三、积极推进气象法制、机制和体制建设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