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江苏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情况调研提纲
一、企业改革进展情况
1.“三老”问题遗留情况:重点是内退人员、五、六十年代下放人员及遗属补助、军转干部、伤残军人、志愿兵、离休人员等;
2.企业布局结构调整情况:(1)截至2007年12月,从事粮食经营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购销企业的数量、仓容,与市场化改革前(2001年10月)比较的变化情况;(2)保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牌子,不再以该企业牌子进行粮食经营的空壳企业数量、仓容及资产存在方式;
3.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形式:(1)从市场化改革开始,截至2007年12月,多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整体参与)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2)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形式及每种形式的数量(联合、被兼并、收购、股份制、出售转让、资产置换等);(3)实行租赁经营的企业数;(4)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数;(5)实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劳动、用工、人事)的企业数;
4.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情况:(1)是否成立县(区)级粮食购销公司;(2)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方式、管理模式、分配方式及经营管理情况;
5.企业近两年的营运情况:从经营绩效、资产质态、粮食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分析评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体制与机制方面进行分析;
2.影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主观层面、客观层面、企业层面、政策层面等。
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分析。着眼于粮食宏观形势、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需要和粮食工作服务“二个千家万户”大局,结合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的生存、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路径。
四、提出深化企业改革的思路。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方向、目标、重点与举措等。
五、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六、各地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意见》(苏政办发[2007]126号)的情况,重点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