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建设,用于对公交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并提供应用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ID:身份标识号码 (Identity)
IP: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VDT:车载调度终端(Vehicle Dispatch Terminal)
5 数据类型
本文件中包括的数据类型见表1。
表1 数据类型(略)
6 编码规则
6.1 通则
所有固定长度编码未用完部分预留,长度不够前面补0。
6.2 一般要求
6.2.1 车牌颜色、报警类型、警告类型、车辆用途编码应符合DB 44/T 769-2010 中4.1.2 至4.1.5条规定并预留,可根据营运调度需要和行政管理要求进行增补扩充。
6.2.2 车辆、线路、站点、场站、人员等编码应符合交通运输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并针对有关信息的调整变化进行同步更新。
6.3 异常类型编码
公交营运管理中的异常状态类型编码见表2。
表2 异常类型编码(略)
6.4 组织名称编码
公交运营企业中的组织名称编码见表3。
表3 组织名称编码(略)
7 命令字
本文件中包括的命令字见表4。
注:命令字为2个字节。第1字节为命令性质,U代表从企业平台上传数据到行业平台(上行),D代表从行业平台下
发数据到企业平台(下行)。第2字节为命令号(十六进制)。
表4 命令字(略)
8 数据传输约定
8.1 基本约定
8.1.1 VDT 与行业平台之间的数据透传约定应符合SZDB/Z 30-2010 中C.3至C.4的规定。
8.1.2 企业平台与行业平台之间的数据传输约定及登录数据协议、登录流程、链路检测等均应符合DB44/T 769-2010 中A.2 至A.7的规定。
8.2 附加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