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促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强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投入和管理,重点支持一批科研创新团队。实施高校自主创新重点基地建设计划,聚集人才、研发成果、服务企业、培育品牌。实施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用结合科技攻关计划,面向企业公开征集若干科技问题,组织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选派1000名高校青年教师到企业服务一年。推进湖北省大学科技园建设,推动高校主动融入东湖示范区建设。
22、完善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开展湖北省地方高等学校发展调研,探索建立年度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报告制度。开展本科专业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探索建立本科专业状态数据信息公开制度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加强独立学院规范管理,严格做好独立学院转设的有关工作。加强学籍学历管理和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管理。
六、鼓励优者从教,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3、加强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选派4000名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学校任教。继续实施“双岗计划”,选派1000名师范专业大学生到乡镇学校顶岗实习,选派一批农村学校校长、教师到城市学校跟岗学习。继续实施城镇教师援助农村教育行动计划,选派3500名城镇教师到农村乡镇学校支教。启动实施“启明星计划”,从城镇学校选派500名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150个左右教学团队,到150所左右乡镇(村)学校任职任教。探索建立中小学校长双向交流的长效机制。落实省政府“十件实事”,加大省级以奖代补力度,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5000套。积极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规费减免、土地优惠、定向开发等方式,推进农村教师安居房建设。
24、加大教师培训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实施“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在全省遴选500名具有良好职业前景的优秀教师和校长,通过集中培训、挂职跟岗、在岗研修、出国深造、导师引导等多种方式,培养教育教学名家。继续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集中免费培训2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继续实施各项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争取更多的高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将“楚天学者计划”的引进规模扩大到200名,增加“讲席教授”,引进更高层次的人才。实施高校教师国际交流计划,组织50名左右高校书记、校长赴海外培训,组织100名左右高校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海外研修,组织200名左右有发展前途的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