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加强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实习实训设备、“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国家级、省级示范中职学校项目建设计划,发挥引领、示范、辐射、带头作用。围绕我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和支柱产业、新型产业,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打造一批省级中职品牌特色专业。
17、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统筹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县级职教中心学校;鼓励和支持各市(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3-5所中职学校;鼓励和支持建设一批与工业园区相结合,集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工业生产、技能鉴定于一体的职教园区,组建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参与的职教集团。推进“武汉城市圈职业教育联盟”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职业教育联盟”建设。
18、探索构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完善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制度,开展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招生考试改革试点,以技能实操考试为主、文化课考试为辅。支持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开展以技能实操考试为主的自主招收中职毕业生试点工作。支持职业学校将职前学生与职后人员并重扩大招生规模。
五、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9、加强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高校“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年度重点学科建设方案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规划,引导高校重点将1-2个学科做强、做大。组织开展立项建设的2所硕士授权高校和2所博士授权高校的中期检查评估工作。开展省级重点学科评审工作,为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构建新的平台基础。推进高校分层次、分区域合作办学新机制建设,继续实施部省高校支持合作计划、高等职业院校对口支持与交流合作计划、“两圈”高职联盟计划和高校联合办学计划。
20、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100个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实施“普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组织19所高校的23个学科专业开展试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项建设200个左右围绕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改革实验基地。制定并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2011-2015)二期建设计划,继续开展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大学生科技活动与基地建设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实施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计划和湖北特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