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舆论宣传。
全省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省财政厅成立厅长任组长、各副厅长任副组长,各处(室、局)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部分业务骨干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国库处。各市州、直管县市财政部门要参照省上做法,安排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对全省开展“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情况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在相关媒体设立“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专栏,组织开展财政支出知识竞赛活动,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二)加强调查研究,做好理论指导。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与财政科研部门或大专院校联合,针对财政支出管理和改革工作实际,确定调研课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吃透政策,弄清情况,丰富我省财政支出管理的理论基础。全省各级财务部门要针对本部门事业发展的实际,围绕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确立1项调研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总结调研和科研成果,进而应用到财政支出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
(三)应用信息技术,做好技术支撑。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系统平台和统一组织实施”的“五统一”原则,切实有效地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财政应用系统“大平台”建设,实现各类财政应用系统互通互联,全面实现财政信息数据共享共用,发挥财政信息技术对财政管理业务的支撑作用。全省各级财务部门要全面实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信息化工作,努力实现全省财政、财务系统“一纵三横”网络高速互联系统,全面应用财政、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切实提升财政、财务管理科技化水平。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全面加强各级财政、财务干部的政策业务培训,重点包括各项财政管理和改革政策理论、财政法律法规、科学理财技能等内容。培训要采取邀请专家学者讲解理论前沿知识,分析讲解当前政策制度,组织相关人员到财政管理先进省份、市州、县市区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切实提高全省各级财政、财务干部依法理财、科学理财的能力,不断提高全省财政支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力保障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