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要进一步通过“重双基、抓两化”,确保提升财政支出的均衡性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时效性,切实发挥财政部门在配置资源、政策支持、资金保障、财务监管方面的职能作用,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正确施政、公共管理、宏观调控、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提供财力保障,努力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资源在年度预算执行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向效应。
二、主要内容
财政支出管理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2011年,全省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要将开展“财政支出管理年”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落实,并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一)创新支出管理制度。
全省各级财政、财务部门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现行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对现有的各类制度进行清理,尤其要结合当前财政财务管理的新要求、新情况,创新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和部门预算支出管理规章,真正做到用科学的制度管钱、按规范的制度办事。
1.创新部门预算基本支出管理制度。完善人员经费定员定额管理办法;建立适应预算部门高效开展工作的科学分层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各级财政统发工资制度,扩大工资直接支付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拨款、全额供给、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预算单位的各类基本支出经费管理办法。
2.创新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管理制度。按照“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公平合理”的原则,建立分类分时段财政保障滚动预算项目库;建立对预算保障项目库科学论证评价制度;建立预算项目库科学论证的财政财务评审专家库,提高财政预算项目库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创新部门预算编制方法。顺应各项事业发展需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灵活实际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体系,切实改革“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全面实行零基预算,促使年初部门预算细化率达到80%以上。
4.创新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财政支出时效性管理办法;各归口部门预算处(科、股)结合分管预算部门实际,制定分口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管理细则办法;各预算部门结合本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制定部门系统收支预算执行管理细则办法。
5.创新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修订甘肃省财政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办法,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直接支付管理办法、修订甘肃省财政资金银行支付清算管理办法,完善科学有效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适时开展财政国库现金运作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