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发展农村文体事业和教育事业,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民健身设施等重点工程,继续组织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完善农村教育免费政策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促进城乡公共事业均衡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力争年底前全市适龄农民参保率达到80%,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发放基础养老金;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人均不低于150元;健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低保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以上。继续做好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积极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进一步拓展农民创业发展空间,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市相关职能部门协调推进)
四、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十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继续扩大参保(合)覆盖面,做好特殊群体的参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巩固、完善城镇居民医保费用统筹制度,城镇职工医保在市区统筹基础上探索实施全市统筹,新农合开展县转市住院病人统一管理、费用即时结报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实现异地就诊异地费用委托结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牵头推进)
(十四)抓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60%的县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根据调整后的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我市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药品目录,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健全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质量监管制度,落实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政策。(市卫生局、财政局、药监局等牵头推进)
(十五)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开展内部管理机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机构人员编制配备,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市发改委、卫生局、编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等牵头推进)
(十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建立规范城市居民健康档案,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0年按人均不低于15元标准设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继续在灌南县开展35-59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试点,对全市农村妇女补服叶酸、孕产妇住院分娩等实施补助,努力提高补助标准。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国家免疫规划,开展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改厕以及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市卫生局、财政局牵头推进)